分卷阅读325(1 / 2)

穿越考科举 桃花白茶 6340 字 5个月前

人写的文章。

等遇到相同考题的时候,把别人的文章套进去即可。

跟初中写英语作文一样,提前想好大概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再去找别人的范文,直接背下来,等到考试的时候用就好。

反正考试范围在那,都能背个大差不差。

但这样一来,读书的风气自然变了。

从源头起,就是为了做官而科举。

那这样的人出来做官,必然“精打细算”,恨不得把自己读书的束脩,多年的费用,全部都捞回来。

这点很是常见。

举业之风浮薄,功利的转变,油然而生。

他们这里到底是府学,不可能带头略去所谓“不必要”的文章。

故而一直都是共同学习。

虽然平时有偏重,但该教还是教。

只是到了如今马上要科举的时候,学究自然把实话说出来。

见纪元恍然大悟,岳昌心道,除了官办学校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不教这些东西的。

一心为举业,半点“多余”的文章都不必看。

好点的夫子会让他们多读几遍,功利一点的,直接省去。

不过就算是他之前在的嵩阳书院,这两种观点竞争得也很激烈。

府学到底是朝廷的地方,转换自然慢一些。

依照他在嵩阳书院的夫子讲,以后举业功利,必然会越来越严重。

读书就是为科举中第。

纪元在这努力学习,学究还下来看了看他做的笔记,开口道:“若有什么不懂,可私下问我。”

进士学究这样讲,让不少人都羡慕得厉害。

但那又有什么办法,谁让纪元是最可能中举的人。

其实这也是唯功名论的看法。

不过大家沉浸其中,并不觉得奇怪罢了。

就拿出了书的安大海来讲。

他的功名当场不如在场所有人。

但他的贡献和能力不如在场的人吗?

想来,答案肯定是不同的。

可见唯功名论,确实失之偏颇。

可天齐国如今的科举环境就是如此。

而且抛开这些不谈。

注重德业,并修习好学业,对纪元来说,并非只能选择一项。

两者并重,才是他的目标。

或许说,是大部分学子的目标。

讲完这些东西,学究缓了缓,又开始讲文章的要点,之后会依次点评所有学生的文章。

学生拿着自己最近最满意的文章上前,其他学生则自己复习。

学究也很辛苦,一天的时间里,要把所有学生的文章看完,并找出疏漏。

接下来肯定要加以改正。

时间过得极快。

府学官员基本都在为乡试的事情忙碌。

左训导全权负责乡试,而考试也不是像大家以为的那样,贡院腾出来就行。

修缮考场,聘请考官,选拔执事官,排定席舍,等等等等。

都要一一确定。

再说,五月初十了,还未接到朝廷的圣旨,就怕考试有什么变故。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比如临时加的武举就是个例子。

京城的武举在四月份,那边肯定也为武举忙碌。

耽搁乡试也正常。

左训导还问了刚从京城过来的殷掌印,说怎么就选到乡试年武举了。

这样事情不就堆到一起。

殷掌印是知道答案的,回道:“到今年化远三十七年,已经八年未有武举,别说兵部跟武将,就连礼部也觉得不妥。”

“今年虽是乡试年,但今年再不考,那明年更不合适,明年还有会试。”

一拖再拖,就要等到后年,那就是间隔十年才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