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2 / 2)

不需要系统,姜去寒可以任意修改规则,毕竟他在古代接受的所有教育最终指向一条:皇帝永远不会错。

幸好他是皇帝。

“陛下!”

姜去寒听到非常中气十足的一声。

百官队尾站出一个人,气质锋利,年轻到没有来得及在先帝搭建的舞台上演戏,像一柄利剑,第

() 一个站出来执行帝王的意志。

他大谈边防积弊,直言皇帝应该尽快整治边疆军事,清除军队里贪污腐败中饱私囊的蛀虫。

好。

帝王投去赞赏的一眼。

年轻的官员受到鼓舞,将腹中积攒多年的肺腑之言一一告诉他的陛下。

姜去寒总算听到点有用的东西,他不仅自己认真思索,还要系统记录下。

系统:【备忘录而已。】

兵部尚书出列,恰好挡住年轻官员,“陛下,侍郎所说言之有理,臣有另外一事要奏。”

刚刚被皇帝下令要督察百官礼仪的御史扭头,心想,奇了怪了,兵部尚书打断兵部侍郎的话。

年轻官员一愣,心有不甘,但还是闭上嘴。

“鞑靼近日在北疆多有活跃,似有进犯之意。”

“哦?”姜去寒有点兴趣,众所周知,兵部尚书是当今太后的兄长,明牌的外戚。

过去,明昭太子与继后关系不错,称兵部尚书一声舅舅。之后宫变,太后在明昭太子与谢决之间,突然选择支持谢决。外戚与太子党便成了你死我活的关系。

明昭太子身死,谢决登基,大势已定。但是从前的太子党能接受换一个领导,不能接受和死敌做同事。

所以兵部尚书一开口,就有御史质问:“什么叫似有进犯之意,又抢了农家的鸡?”

“不算多,有三个营的骑兵。”

“多久的事?”

“半个月前。”

“为何现在才报?”

兵部尚书一顿,废话,皇帝这两个月也不上朝啊,奏书他可没少写。暗骂一声御史贱人,兵部尚书又面色如常:“是我们的纰漏。”

“出纰漏就补救。”姜去寒想,可能鞑靼也看出谢决有暴君倾向,趁着他砍人来边境骚扰两下。

“陛下,校尉虞展可当大任,不如派他去平定边患。”

一个沉稳的中年男子出列。

“不可。”又一老臣上前,“我们尚不清楚鞑靼的真实意图,先帝在时一向崇尚以和为贵,不如先派使臣了解清楚再议……”

虽说再议,但不少人都知道这是又要和亲,送人送钱过去了。

“这次多陪点我们农家的鸡过去,顺便告诉他们这是您老的心意,让他们轻点宰。”兵部尚书出言讽刺后,正色道,“陛下,如果我们继续忍让,鞑靼的铁骑踏入我朝每一寸土地是迟早的事。”

“你!”老臣当即气出眼泪,就要告状,但是一抬头,帝王似笑非笑看着他。

坏了,一时间忘记改朝换代了。

老臣讪讪退回。

姜去寒曾经听姜蘅提过先帝以和为贵的外交政策,当时姜蘅评价:“我们具备实力,但不具备勇气。”

想到这里,他有了决断。

“校尉虞展。”

“末将在!”

“封你为卫将军,前去平定动乱。”

“是!”

兵部尚书与卫将军也回到列队。

争论的潮水退去,一开始的兵部侍郎还站在原地,他刚才插不上话,现在终于有机会继续说:“臣认为改革一事不能急于一时,先了解沉疴在何处,才能对症下药。”

间隔太久,姜去寒都快忘了他之前在说什么东西。

【边疆军防。】

“谢谢你,备忘录。”

年轻的侍郎话锋一转:“所以臣想替陛下去边疆看看……臣自请跟随卫将军!”

帝王点头:“准了。”

“谢陛下!”

姜去寒肉眼可见他的眼睛被点亮,然后脑海里叮的一声。

【兵部侍郎陶西右正在激活……】

【兵部侍郎陶西右已激活,可随时邀他进入会议室。】

姜去寒僵住:“什么意思?”

【恭喜宿主激活了你的第一位能臣干吏!】

激活了,也就是说……

他羞恼之余,生出好奇心:“看看xp。”

【兵部侍郎陶西右xp: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高台之上,帝王似乎轻叹一声。

呀。

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