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权力和信任(1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996 字 2个月前

第241章 权力和信任

朱简烜收到信之后也是忍不住皱眉。

这种计策确实有伤天和,关键是会折损朝廷声誉。

在朱简烜看来,有伤天和丶折损阴德,这种顾虑,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其中的道理不是抽象化的因果报应,而是能够形成这种观念的人,他本身的道德水平是比较高的。

他们因为局势所限,做了格外残暴的事情之后,心中会本能的有所愧疚,形成内在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变成心理阴影。

诸葛亮火烧藤甲军之后记了一辈子。

同时,能够形成这种观念的社会环境,也是总体道德水平普遍较高的。

整个社会的其他人,会不经意间排斥做过这种事情的人,在整个社会环境和人际圈子中形成压力。

内在的心理压力丶心理阴影,外在的社会压力,都会反过来影响当事人的健康。

如果一个人本身没有道德底线,那他就不会有折损阴德的想法。

如果他所在的社会环境也没有道德底线,那他也不会在那个社会上受到排斥和压制。

那这种人自然也就不会受到情绪反馈和社会压力的影响了。

欧美人对亚非拉的殖民统治,对当地土着的长期压迫和迫害,将亚非拉人当做人形动物。

将他们关进「人类动物园」展览,乃至是收集不同类型的土着送去世博会上展览。

刚果土着工人采集的橡胶不够,就可能会被欧洲来的统治者砍掉胳膊,甚至是将整个人肢解。

命令和决定这些事情的国王,比利时的利奥波德二世在欧洲人气颇高,因为他调解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美国的欧洲移民对原住民的迫害罄竹难书,华盛顿剥美洲原住民的皮做靴子,用敲掉黑人奴隶的牙齿给自己补牙。

这些在现代社会看来宛如禽兽的事情,也没有给当时的他们自己造成什麽实际上的负担。

总的来说,只要不把迫害的对象当做人,就不会有心理负担。

朱简烜由于前世的记忆,其实不介意消灭更多的日本人,不觉得消灭日本人有伤天和。

但是自己手下的大明的军人,没有自己前世的那些记忆,他们面对日本人的时候,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与此同时,朱简烜现在对朝廷和自己的政治信誉看的非常重要。

战场上诈降或者是诈败诱敌,还可以算是战场上的策略,与政治信誉是无关的。

外藩君臣来京朝拜的路上截杀,这就是纯粹的折损信誉了。

执行任务的官员会怎麽想?了解内情的相关人员会怎麽想?

发现朝廷竟然主动去会做这麽缺德的事情,他们会不会担心自己和家人未来的安危?

权力是非常一种微妙的东西,最初建立的时候也许需要依赖暴力的帮助,但要长期运行更多的是依靠互相信任。

臣子相信效忠君主能得到安全丶财富丶地位,君主相信臣子会执行自己的命令。

一旦君臣之间互相猜忌,双方的信任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那君主的能实际使用的权力也会迅速丧失。

所以君主要对臣子尽可能讲诚信,朝廷也要对百姓尽可能的讲诚信。

大明相对于日本,本来就绝对强势的一方,就算是敌对也应该以力破巧,在正面战场摧枯拉朽的摧毁对手。

给日本人竖立大明无敌,大明不可战胜的精神印象,才能更方便的彻底吞并日本。

更何况现在大明还是日本的宗主国,日本正式接受藩镇的实际地位之后,现在还没有明显犯错,自己不能不教而诛。

「等等,犯错……」

朱简烜思路拐到这个地方,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