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梁王世子考核(1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6154 字 1个月前

第341章 梁王世子考核

朱简烜等宗正宣旨完毕,再次开口讲话并安排了一件事情。

大明第一藩王,梁王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已经远远超过了前面圣旨规定的六十岁选择继承人的时间点。

巧合的是,梁王这次进京,把所有的子嗣都带来了,正好可以直接参加考核。

所以朱简烜告诉梁王,让他在二月三日将所有儿子领进宫,朱简烜要现场考察他们的能力,决定梁王世子的人选。

其他的所有藩国君主,如果也已经年满六十岁的,回国之后也要把儿子都送来。

所有人在天工十七年底之前赶到顺天府,朱简烜会在天工十八年底之前,决定所有已经年满六十岁的藩国君主世子人选。

梁王朱简灿听完心情复杂的躬身应下了。

梁王也早有心理准备,甚至在年前还准备问过这件事情,自然也容易接受现实。

是按照传统宗法制,让嫡长子继承,还是让皇帝就决定谁来继承,都不是他自己本人能够按照喜好决定的事情。

而且,让皇帝选择和决定的话,自己也不会被孩子私底下念叨偏心的事情了。

自己没了选择权,也就没有责任了。

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好好配合皇帝,当个新继承制度的示范家族,还能稍微拉点皇帝的好感。

朱简烜的寿礼到此也就结束了。

各个藩国君主各自回到住处,开始收拾东西,等梁王世子选出来,再找个时间向皇帝辞行归国。

勋贵和官员们各自回家,大明朝廷也在第二天正式开始工作。

正月二十一日到二月一日这几天,朱简烜自己还有另外一份工作,给自己今年成年的儿子安排历练。

今年年满二十岁的儿子有六个。

朱简烜分别安排到了辽东鞍山钢铁厂丶河南武涉黄河新道闸丶山东胶州青岛港丶浙江淳安新安江水库丶甘肃兰州府火车站丶四川重庆府移民处。

最近这些年,除了一直紧锣密鼓的北水南调工程之外,大明其他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没有停止。

朱简烜前世有印象的着名水利工程,朱简烜根据后世的评价比较好的,都列到了可以尝试建设并积累经验的列表上。

比如说新安江水库,也就是后来的千岛湖,同时也是农夫山泉的取水地,现在也已经完成了。

大明本土藩镇搬迁也已经到了尾声,天工十七年就是最后一年了。

因为朱简烜本来就有意在三峡修水库,所以朝廷故意提醒渝国公和蜀国公两家藩镇,可以放开手脚尽可能多的向外移民。

同时朝廷也直接出面,主动把两家管不过来的更多的人口迁徙出来,送给其他的非洲新藩镇安置。

无论是两家藩镇自己移民,还是朝廷移民,都是首先迁徙沿江地区居民。

靠近江边的地区地区本来就比内陆更方便搬迁,后续修建水库也是首先淹没沿江地区的百姓。

这种规划符合朝廷和藩镇的利益,自然做的就比较顺利。

重庆府城区基本搬空了,只剩下一个空架子维持存在,在城区工作跟下面乡镇没区别。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三峡水库尚未修建,沿江的好地方腾出来之后,周围其他地区的居民可能会自己迁过来。

巡视和管制这种情况,是重庆府官员的主要任务。

兰州则是中原腹地的西大门,从这里进入河西走廊,就可以深入西域地区了,这里的火车站规模是最高级别的。

朱简烜送走了自己的儿子们,等到他们已经抵达目的地的汇报之后,正式开始处理梁王世子的问题。

二月三日,梁王朱简灿带着自己的十七个儿子进宫,在什刹海边的宫中拜见皇帝朱简烜。

朱简烜接受这批大侄子们的朝拜,然后现场翻了一下宗人府准备的名单,上面有年龄和一些最为简略的介绍。

朱简烜发现,梁王的这十七个儿子很明显分成了两茬。

前面是八个比较大的儿子,年龄大致均匀的分布在三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

然后是一个很明显的断层。

剩下的九个儿子最大的也只有十八岁,最小的更是只有九岁。

朱简烜看着这个分布情况,就直接想到了李渊的两批儿子,中间直接差了十五年,两人的情况有点类似。

梁王前面的这些孩子,是他当太子的时候生育的。

而且是在朱简烜五岁之前,正式开始展现特殊的能力,开始参与朝政和工业建设之前生育的。

朱简烜长到了五岁之后,直到朱简烜正式取代他成为太子,这中间的十好几年,梁王是一个儿子都没生出来。

等到他当了梁王,到非洲开荒的时候,已经五十岁的他,又开始比较频繁的生育孩子了。

由此可见,梁王当初已经适应了太子的精神压力,不会影响他的生活。

朱简烜造成的精神压力真的打破了他的心理承受力,已经到了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的程度。

梁王最终成了梁王,原本的巨大精神压力没了之后,以六十岁的高龄竟然还能生养出孩子来,说明他的身体也不错。

对于朱简烜而言,这样明显分成两拨的梁王子嗣,到底应该怎麽选继承人,就成了一个问题。

前面这批年长的孩子,有过当太子子嗣的经历,当初甚至可能觊觎过皇位。

他们面对自己这个夺了他们皇位的叔叔的时候,可能会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特殊想法,心态上就可能不够尊重。

后面这批年幼的孩子,他们一出生就是藩王子嗣了,刚懂事的时候自己已经是皇帝了。

他们面对自己的心态,应该要比前面的大哥们更加的恭敬。

但是这几个年龄也实在太小了,最大的十七八岁,大部分都在十五岁以下,现在就是一群孩子。

梁王自己可能也不是很重视这些小孩子,未必有心思专门教育和培养他们。

朱简烜自己琢磨了几秒钟,抬头看向旁边站着的梁王:

「兄长,你自己比较中意哪个孩子?」

梁王听到问题明显一愣,然后立刻就陷入了纠结之中。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梁王却不敢看着表面意思就直接回答。

如果自己说了自己中意的儿子,皇帝就按照自己的意思选,那也不算是吃亏。

顶多是以后被其他的儿子心中念叨,但自己最中意的成了世子就行。

但是万一自己说了实话,而皇帝却故意不选自己中意的,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自己中意的儿子当不上世子,当了世子的对自己也没有好感,关键是还可能会针对自己中意的孩子。

那以后自己在家里可就非常不舒服了。

梁王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反而过来规劝朱简烜:

「陛下既然已经定了制度,那就该依照陛下的制度行事,亲王世子人选应由陛下圣心独断,其他任何人都不得置喙。」

朱简烜无奈的摇了摇头:

「兄长说的有道理,这事情确实得我自己来选,无论我按照什麽标准怎麽选,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插手。」

朱简烜说完就下令,让仆人进来布置了座椅,摆上了文房用品和尺规,准备第一场笔试。

让十七个侄子坐下之后,朱简烜开始现场口述出题,让他们现场用纸笔作答。

朱简烜现场出题的方式,和自己平时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

题目的覆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历史和政务丶地理和生物丶物理和化学丶机械和建工丶诗词和文艺,以及数学。

但是注重涉猎范围和逻辑判断,而非实际制作丶核算丶音韵层面的细节。

朱简烜要的是「解题思路」。

朱简烜心中也是将这次考核当做自己未来选择继承人的预演,所以安排和处理的颇为认真仔细,真的现场看着他们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