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苦劳无过(2 / 2)

「吴与汉之间虽为盟友,只不过彼此之间和而不争罢了,却从未同时进攻过魏国。自从那曹睿小儿登基为帝后,魏国这几年在战场上屡屡取胜,将曹孟德晚年的颓势都已逆转回来。若吴与汉之间再不能同力北向,等待孤与那刘禅丶诸葛亮的,恐怕就是被各个击破的命运。」

全琮默然几瞬:「扬州丶荆州丶益州丶交州,这几州终究还是比不上中原底蕴。但臣请至尊勿要担忧,魏军此战东西两翼军队的战力,与大吴军队旗鼓相当,并不特别。惟有最后到来的那支魏军战力最强丶甲胄最丰丶士气最旺。」

「至尊,请允臣为至尊练出一支那般的军队出来!若能练出两万这等精锐出来,借着大江船运之力,在武昌丶在江陵丶在濡须丶在广陵,大吴就能与魏国陆战抗衡了!」

「两万……」孙权微微摇头:「子璜若有此心,还是安心在营中将身体养好吧。子璜,为将者着重眼下,为帅者图谋长久。且勉力之!」

说罢,孙权用力握了握全琮的手,随即起身向外走了出去,而全琮看着孙权的背影,却不知在想些什麽。

十馀里外的樊城,屯于此处的魏军却与吴军普遍的沮丧不同,军心士气更加高昂。

所谓军心或者士气,其实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将领层面的。

将为兵胆,兵卒在战场上执行的战术是由将领所定,将领的心理状态和临阵判断,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士卒的战力。若统兵将领知道大势不利于己方,具体指挥起来也只会更保守丶更怯懦些。

其二是士卒层面的。

普通兵士虽然接触不到将领的指挥信息,接触到了也未必能理解,但有些东西是不言而喻的。

大军在樊城以北的邓县逗留了这麽多日,如今一朝进兵而吴兵退却,诸军得以入城屯驻,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士卒们都只会受到鼓舞和激励。而对面吴军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原本在城外攻城,临战之后又被水军接应到汉水之南,怎麽说都不是好事。

这都是统军主帅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临近中午之时,吴军使者前来樊城城下来寻魏军,却被负责樊城东侧防御的逯式给叱骂回去了,连城都没允许使者进入。

徐庶得知此事,将逯式叫回到城中府衙旁询问,逯式却满口道理解释了起来:

「徐公,吴狗派使者来求那全绪的尸首,确实是被属下骂回去的。他全琮有儿子,属下被围城近二十日,将士死伤五百馀人,哪个又不是别人的儿子?」

徐庶长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有些被逯式气到的情绪:「道理虽然如此,但毕竟是敌军来使,若是吴国再派人来,逯将军务必要带着使者到本将这里禀报。军中有了其馀之事,也必须禀明后请令而行。不论你此前在赵伯然麾下如何行事,如今是为本将所领,就要按本将的规矩来。昨日没与你说明,这事就算过去了,务必不可再犯。」

「遵令。」逯式拱了拱手,而后低头站好,看起来情绪并不高的样子。

「逯将军且去吧。」徐庶挥了挥手。

「是,徐公,属下告退。」逯式随即转身大步离开。

一旁坐着的牵招,在方才徐丶逯二人交谈时并未说话,待逯式走后,却开口笑了起来:

「统兵作战就是这般,大事小情都要顾及,元直要多多费心才是。昨晚我倒是睡了一整觉,今晨来此处后才得知,元直昨夜忙了大半夜,实在操劳辛苦。」

「无妨。」徐庶淡淡说道:「此中有足乐者,不劳牵兄挂念。」

「逯式来之前,我与牵兄所说的几项军略,牵兄可有建议?」

牵招微微摇头:「我虽为镇西将军,可元直才是陛下钦定的此处主将,我一即将致仕之人,就不在此处多嘴多舌了。今日我的告老表文,上午也随元直的使者发往许昌去了,我在此处静等朝廷回复就好。」

徐庶微微颔首:「牵兄高风亮节,属实难得。那我就唤诸将来此,并一一分派下去了。」

「甚好。」牵招笑道:「元直请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