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勿预天机说有无(1 / 2)

隐蛾 徐公子胜治 4023 字 1天前

第306章 勿预天机说有无

高铁票的始发站是栖原,终到站是周源省汉宁市。

从栖原市到凤尾乡所在的汉宁市,开车走高速有一千三百公里,算上停车休息的时间,大约需要一整天。

两地如今已经通了高铁,有直达班次,从栖原过去只要七个半小时。

何考原先还以为很远呢,没想到会这麽快,这就是工业与资讯时代的基建,假如换做古代还不知得走多久呢,普通人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抵达。

假如天气条件不错,更快的方式是坐飞机,航程是两个多小时。当然了,最快的办法还是动用隐蛾之能,顷刻可达。

但是江老头的安排,不是上述方式的任何一种,而是给他订了两张火车票。

第一张票是从栖原出发,西行入巴川省,在一个很偏僻的小县城转车。第二张票是从这个小县城出发,穿过大巴山脉到达汉宁市。

两张票并不是同一天的,何考还要在那个小县城住两个晚上,原本一抬脚的路程,却要折腾他两天。

何考打电话给江长老,却是无法接通,想来他老人家又躲在洞天里了。他真想此刻就去惊花洞天问清楚是咋回事,但还是忍住了。

江道祯如此安排定有其用意,跟一位灵犀门的大算师打交道有时就是这样,对方总是神神秘秘的,有什麽事却不肯提前说清楚。

这麽做其实也有道理,因为有些事如果提前说了,可能就不会发生了,颇有点像量子态中的观察者效应。

宏观事物是否也有直观可理解量子态?

有,当然有,一个很简单的思想实验就可以证明,这个实验不是后世着名的「薛丁格之猫」,而是所有灵犀门弟子都要了解的「预言之应」。

假如有个会算命的,他预见到了张三明天出门后,恰好会被楼下扔下来的臭鸡蛋砸中。他如果告诉了张三,张三明天就不出门了,便躲过了那枚臭鸡蛋。

那麽他的预言还准不准呢?不说就准丶说出来就不准;或者是听就不准丶不听就准!这只是打个比方,实际发生的事要远比这个例子复杂得多。

「预言之应」还有个通俗说法,便是——天机不可泄露。

何考虽然尚未将灵犀术修炼入门,但身为隐蛾,他对各门术法的讲究都必须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也知道什麽是预言之应。

当天下午,何考在巴川省东北部的当关县下了车,这是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人口将将三十万,历史上曾经交通非常不便。

如今因为东国的大规模基建开发,有一条高铁线路也从该县穿过,其意义不啻于打开了一扇传送门。

可惜的是,高铁站设在距离主城区十五公里之外,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说算相当远了。

这不是线路问题,而是特意这样规划的,当地政府希望以高铁站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也就是说计划建设出一个新城区。

只可惜当地已经过了十几年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一个小县城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就算没有赶上疫情,周边也很难再打造出一片新区。

所以高铁站尽管已落成五丶六年了,出站之后放眼望去还是一片荒地,除了站内的便利店与快餐,附近连个卖馄饨的简易房都没有。

因为周边都是当地政府的贮备用地,还没有开发呢。出站之后,只能见到揽客的计程车以及机动三轮车,而何考没坐车便步行离开。

其实这一带何考早就来过,他的足迹已点亮了整幅东国地图以及海外的大片区域,但此前只是在夜间穿行而过,并没有特意停留。

当关县位于大巴山脉的南坡,境内有大片连绵群山,海拔落差很大,气候条件非常复杂,适合居住耕作的区域不多。

在这一带的山中,却有一大片术门弟子自古经营的药田,其规模非常大,又称巴山药田,驻有一脉术士传承。

巴山药田比林青霜的岐黄灵苑大很多倍,形式也不一样,它并没有围墙,看上去就完全自然的山野。

曾有一名观身门的祖师在此隐居,名叫赵三金。附近的大巴山中盛产各种灵药,他平日就带领一批弟子于山中采药炼丹,传授术法与丹法。

灵药本是天生地长,且大多分布在人迹难至之处,只有高人才有本事采摘。其原因或许也很简单,假如生长在很容易被找到的地方,恐怕早就被采尽了。

另一方面,珍稀罕见的灵药往往也是特殊的环境化育而成,哪怕换个地方,种子可能就不发芽,或者同样的植株也不再具备相应的功效。

赵三金百年前就在这一带采药炼丹,其师父丶师祖在此地清修的时间当然更早。这一脉传承的内容可不仅是秘法,也包括各种有关灵药的知识。

周边人迹罕至的广袤深山中,各种灵药的分布与生长情况,他们皆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植株群落丶环境成因丶最适宜的采摘年限丶每年的成熟情况等等。

灵药当然不能一次采绝,而要保护其天然群落,能培育的就尽量顺手栽培,仍令其生长在天然环境中,重点区域还要利用天成地势布置法阵。

到了近年,其传人通过世俗的关系,结合国家政策因势利导,将这一大片山区都划成了自然保护区与国家森林公园。

巴山药田的区域太大,不可能像岐黄灵苑那样圈起来,这一脉的历代术士在其边缘地带留下了简单标志,只起到神识提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