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费舍这个要扮演的角色,在认知上可能有些不足。」
小李子咧着大嘴,很想放声大笑,不过还是矜持住了,但还是忍不住「谦虚」了一下。
克莱尔-丹尼斯也咧着嘴,很想放声大笑,不过也矜持住了,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费舍这个角色呢,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也是曹阳导演的厉害之处,他总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让演员理解角色。
费舍一方面是心理诉求,他要寻求父亲认可与自我价值确认。
他渴望摆脱继承者标签的束缚,他长期被父亲商业帝国的阴影笼罩,其潜意识中渴望通过独立成就证明自身能力,而非被动接受遗产。
这从第三层梦境中可以看出来,他面对濒死父亲时发现保险柜内的童年风车,意识到父亲真正希望他不做另一个自己,这触发其放弃继承的决定。
他在梦境中与父亲的和解场景,象徵其内心从商业对抗转向情感救赎,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行为选择,重构人生路径以完成自我救赎。
费舍最终选择解散父亲的公司,表面看似被植梦操控,实则是其自我意识的觉醒,他意识到继承权是对个人创造力的束缚,转而追求独立事业。
解散公司行为不仅是商业决策,更是对家族权威的反叛与个体独立性的宣告——
克莱尔-丹尼斯有些傻眼,看着滔滔不绝还在不停讲解的小李子,她真想一个大耳刮子抽过去,问问这该死的花花公子,这就是你对角色认识的「不足」?
该死!
狗屎!
骗子!
自己当初拒绝这花花公子是对的,这就是个满口谎言的大骗子!
行吧,这个骗子能有现在的地位,长了一张小白脸是一回事,也肯定离不开他的演技,他的演技还是可以的,没看到把自己都欺骗了?
克莱尔-丹尼斯安慰自己,可能小李子也是有天赋的演员,所以能完全理解曹阳导演的讲解内容。
于是,她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决定再找个人验证一下。
马克-鲁法洛肯定不行,这家伙跟曹阳导演合作过,并且还凭藉着曹阳导演的《卑劣的米尔克》,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对,就找另一个小卡拉米汤姆哈迪,这家伙这麽大年纪了,还没什麽名气,肯定不是天赋型选手。
「嗨,哈迪,你全程参与了曹阳导演拍摄前的培训,不知道你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有什麽感悟?」
然后,克莱尔-丹尼斯似乎看到汤姆哈迪脸上的兴奋一闪而过。
「你好丹尼斯,我扮演的是伪装者伊姆斯,经过曹阳导演拍摄前的讲解,我对这个角色有了不错的认识。」
克莱尔-丹尼斯表面上笑着点点头,其实内心并不太相信。
伪装者伊姆斯这个角色是主角团的一员,戏份很足,跟另外两位主角团成员一样,几乎贯穿了整部电影。
她不信汤姆哈迪这样的小卡拉米,能跟德普和小李子一样,对角色的理解能那麽透彻「伊姆斯作为柯布请来的助手,作为业界有名的『伪装者」,他的职业使命就是通过伪装技术推动植梦任务。
这可以从他在不同环境和梦境中,关键时刻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伪装策略看的出来。
比如在第二层梦境,也就是酒店场景中,他假扮费舍的教父彼得斯,通过伪造对话引导其信任团队设计的虚假叙事。
比如在第三层雪地堡垒中伪装成武装护卫,利用双重身份渗透敌方防线,当费舍的潜意识投射对梦境造成威胁时,伊姆斯需调整伪装策略以化解危机。
在雪地堡垒突袭中,通过引爆建筑结构制造混乱,为团队争取接近费舍的机会,
在委托人华人大亨濒临死亡导致任务濒临失败时,主动提出加速推进计划,利用爆炸同步唤醒多层梦境中的成员并且,伊姆斯在职业使命之外,还有个人诉求,那就是突破技术边界并巩固职业价值。
伊姆斯将高难度任务视为验证能力的实验场,在第四层梦境,也就是柯布与梅尔的潜意识世界中,尝试伪装成梅尔,测试深层潜意识对身份认知的容忍阈值看着滔滔不绝并且越说越兴奋的汤姆哈迪,克莱尔-丹尼斯陷入到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经过曹阳导演的讲戏之后,为什麽每个人都变得这麽优秀?为什麽每个人都能这麽清楚的理解角色呢?
难道自己并不是所谓的「最合拍」者吗?
难道每个参加了曹阳导演讲戏的演员,都会变成「最合拍」者?
这怎麽可能?
这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