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皋,便是试行,驻军一月曹军均严格执行。”
“偶有违规者,重罚。”
“主公事先便已说了,若有成皋居民遇到了不守规矩的军汉,大可来告,定严处。多来几次,就没人会胡来了。”
“时间久了,兵士之间也会互相制止,盖因军营以队、营为连坐制度,奖惩均以队。”
“长久如此……”
郭嘉微微笑了笑,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夏安然却知道他要说什么。
长久如此,曹操军队所到之处,均不会受到大抵抗,甚至部分城池居民会主动开城门。
这在东汉绝非不可能发生的事,东汉民风彪悍,百姓同官员间的关系远不如明末、清朝那般民畏官。
事实上,纵观东汉末年的史书,但凡写到抵抗非常剧烈的城池的时候,都要加上一句,本地县令、太守等颇受民众爱戴,民众自发加入抵御外敌的队伍、节衣缩食供给军队。
这绝非个例。
民众选择支持本地的领导人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无法确定新来的政权能比现在这个更好。
这也是为何许多攻破这样的城池之后多半会发生屠城情况的原因。
因为新政权心知留在城市中的人内心是支持老政权,既然你无论如何都不会乖乖听话,那就只能屠尽。
就结果来说,东汉末年唯一没有屠城的领导人,真的只有刘备。
这个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的名声足够好,即将被占领的城池不恐慌,被人攻打的城池百姓自发保护。
而作为强烈对比的反面人物,正是曹操。
但是现在郭嘉告诉夏安然,曹军也准备以仁为主了。
若真是如此,能够坚持下去的话,曹军恐怕当真能走得比历史上更顺利一些。
而这种事情,就是最初的时候难了些,等时间久了,官兵反而会自发保护这份名声。
当年的红军就是如此,到了后期,征兵都是比较顺遂的,兵士也以加入红军为自豪。
但是如此做的话……
夏安然垂眸和郭嘉的眼神对视。
片刻后他偏开了视线。
如果以“仁、忠、信”为宣传口号,曹操这辈子都别想称帝。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立身之本都推翻,又怎么还会有人跟随他?
曹操和刘备不同,刘备身上在稀薄也是流着刘氏的血,又是被承认的刘皇叔,他称帝只能算是刘家内斗。
是故意的?
还是……无意的?
无论是哪一种,夏安然都无心去管,这是曹操认可的事,是现在的曹操所下的决心,至于未来的曹操是否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