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具,最重要的还是良种,若是能够培育出高产又强壮、耐病的品种,再修建灌溉措施……”
“如此,才算尽人事。”
“除却人事,尚且还要看天意,若这一年风雨皆顺,那么定然可以古丰满仓。”
小皇帝用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他,他嘴巴张张合合,最后低着头道“陛下,陛下一定也是会努力当个好皇帝的。”
他声音轻轻的,宛若蚊喃,但是夏安然还是听到了,他有些疑惑得眨眨眼“与陛下何干?”
小少年依然低着头,声音却极为平稳“若陛下仁德,上天便不会降下灾祸。”
“噗。”听到他的话,反应过来小孩的思路之后,夏安然喷笑出了声,他摸摸小孩的脑袋,脚步一转站到了他的背后,轻轻将他的脸蛋抬了起来。
第一次被这样对待的刘协简直要惊呆了,一时间竟然忘记了反抗。
入目的便是正在犁地、记录数据的官吏,还有几个穿着同他们一样工坊制服的小吏在那儿跳脚,他们在责怪负责操作的小吏操作的动作不对,干脆将板夹往正巧路过的同僚手中一塞,挤开操作的小吏,自己哼哧哼哧得接过了犁地的活计,一边干活一边还叽叽喳喳表示这才是正确的姿势,尔等莫要因为错误的姿势荒废了我的努力啊!
“陛下的仁德,不是在天地,而是在这儿。”
他听到夏安然这么说。
“陛下德,那么他治下的官员便关心民生,关注百姓,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
拖着他脸颊的那只手轻轻放开,只是他的话语却萦绕在他的耳边“陛下仁,若是遇灾,便减轻赋税,派良吏来治理百姓,助农人复耕田地,以保来年收成。”
“安然以为,灾不可免,灾亦不是上苍对陛下的惩罚,而是考验。”
夏安然一字一顿道“多灾,方可兴邦。”
他微微仰头,此时正是冬日,又是一个大晴天,看着天空极其的辽阔“灾为起,陛下同朝廷的治理为承,民间举动为转,灾后的大汉为合。”
“起承转合,一样都缺不得,只要每一次大灾后的结果比前一次好,便是陛下仁德。”
“也是陛下和朝廷没有错。”
“天灾从不是陛下的错,人祸才是。”
他静静说,小孩整个人都僵立在那,小拳头捏得死紧,忽然感觉夏安然轻揽了他的肩膀,让他不自觉跟着向前走去。
“百姓淳朴,只要有地种,有粮食,虽有破皮无赖,却万不会行造反之事,纵有恶人挑动,无大利益者亦是不会有人从。”
“而能让百姓冒此大限,多半是因为实在饿得受不了了。不反抗,就会死。”
“我汉家男儿,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
“若当真出现了此情景,多半是灾年又遇上了暴戾之臣。”
他二人慢慢走出了庄子,夏安然走得慢,小孩便也跟着慢,不知不觉,亦或是他刻意的,竟是落后了夏安然两步。
“那,那要如何辨别臣子善恶中奸?”
这个问题可把夏安然难倒了。
他见面前车马湍急,便伸手牵住了小孩的小手,然后两人手拉手走在了道上,被忽然牵住手的刘协整个人都愣住了,他嗫嚅了下,看了看自己的手,抿抿唇,显然心中万分纠结。
他有些想说这不符合规制,却又有些眷恋这一分的温暖,良久之后,他左右看看,并无外人在看着他,于是便小小得弯了一下自己的手掌,回握住了夏安然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