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4(1 / 2)

有如此措施,只是为了让那些因灾荒无奈而入军籍的兵士们能够重归农民的身份。

这条律令再贴在个政府的布告栏上的时候,当地的衙役便有不少人在心中暗忖:这做厢兵的多风光,那些个落草为寇的人就想着求着来做厢兵呢,哪儿就有人会愿意回去了,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布告刚贴出的当天,并有不少兵士前来咨询。

而等到这一年秋,全国厢兵有两成表示愿意回归民籍,这些大部分都是因各种灾祸事故而被收编的农户。

这样的庞大人员数量远远超出了众人的预料,各地的州县无法接纳如此庞大数量的军户,但是人心已动,若是将之拦回大半也容易引起军汉们的不满。

朝廷当即派了不少官吏前去地方了解情况,最后只拿出了一条不是办法的办法,优先放归有氏族的军汉。

有家族的回归家族,若无族系的可以和兄弟共同租用一块地,剩下的人要么选择再等一年,平日表现优异者先离,也可以走另一条路——支援西边。

若是愿意前去宋国的西部生活开垦的人,可以免租,如果愿意去咱们宋国的租界区开垦田地的,非但可以免租免税五年,官方还赠送一人一头牛,还包地包房。

安全?安全是不用担心的,那块地方是咱们送过自己的地盘,党项就是咱们的属国啊,那儿可不是就是咱们的底盘吗,也就是咱们宋国仁慈,还和属国谈什么租借。

战乱?嘿呀曹将军在那儿驻扎呢,您怕个啥?曹将军啊,战无不胜从来没打过败仗的曹将军嘿!

西北没水?思想落伍了吧!

咱们租借的地方有好几条河呢,都有河怎么会没水?只不过是西北那儿的原着们懒得开垦,您知道苜宿草不?对啊那儿长成一片呢,哎呀您也知道苜宿草肥田吧?对啦,您想想那地得有多肥。

一个有些心动的单身兵户窃窃问道“既然这地方特别好,那为什么那会没人?”

“哎呀,你们搞错了,那里不是没有人,是没有聪明人,”那小吏捶胸顿足,一脸痛心疾首“那儿的本地人都不会耕地,他们以畜牧为生,好好的土地就在那放着,硬是不耕你说急不急人,所以官府才想着办法让我们找一些耕地的老把式去帮帮他们。”

“真哒?”

“真的!您看我真诚的眼睛”

……好叭。

这位兵汉和边上的哥们交换了一个眼神,二人犹犹豫豫得填了个申请表,那表立刻就被小吏塞到了小盒子里头放好,然后小吏热情得拉住了这二位的手说道“您就等通知吧,悄咪咪得告诉你们,官家之前说可能会亲自为你们饯行哦!”

哦哦哦!!!这两个兵汉一听,立刻兴奋了起来。

可,可以面见官家啦!对于兵士来说,这可是唯有打了惊天大胜仗,才有可能远远看一眼的官家啊!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年宋的确削减了军备,但是削减之后的数量也还是非常可怕。

晏殊被贬官是因为拿玉笏砸人脸(但也有说法是砸了自己)由此可见这位爷说到底还是非常杠的。

殿前失仪和御前失仪其实还是有些差别的,但是还是看皇帝心情,一般来说皇帝心情好,放了也就放了。

白鹿纸原理和水印纸一样,咳,其实是实验后的附加产品大家不要告诉晏殊。

宋朝的户籍制度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