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1 / 2)

足之虫死而不僵,虽郑克臧等人已去世,但其妻冯氏仍在,不少台湾民众仍将郑克臧长子郑安视为其主,纵然皇上已下令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却仍是问题颇多。”

“若东瀛来犯该如何是好?若郑家再起异心该如何是好?若朝廷派去的官员与郑家勾结该如何是好?不仅要防止外部入侵,还得提防朝中人有异心。”

毕竟台湾可是块肥肉,谁见了都想啃一口。

四爷点点头,并未应允下来,他只是问问年珠的意见而已,至于台湾到底是何局势,他还要先看过再做定论。

年珠又道:“百姓为水,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我记得曾听王爷您说过,当年郑军离开台湾时,台湾人口约莫只有六七万,但经过这么多年下来,台湾民众却有数十万,若能叫台湾民众过上好日子,就算台湾真有人心怀不轨,那些百姓定不会答应的。”

“我听说台湾盛产米粮、蔗糖,兴许日后我那支船队能派上用场呢。”

当日九阿哥的那支船队如今已成了年珠的囊中物,她说起“我的船队”是越来越顺嘴。

对于这话,四爷却是颇为赞同的,直道:“皇阿玛这些年未大力扶持台湾,甚至连郑克臧留下家眷都没有善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您说的极是。”年珠连声应是,小脑袋点的宛如小鸡啄米似的。

她心想,就凭她与四爷这关系,若真要与台湾贸易来往,四爷定第一个想到她吧!

如今她手上虽握着一支船队,但九阿哥这人哪里愿意叫年珠尝到甜头?当日船队里的人一个都没留下,若此时贸贸然出海做生意,实在是风险太大,不如先拿台湾练练手。

两人又说了些话,年珠这才离开。

翌日一早,年珠便跟在年若兰等人身后送四爷离开,一众人面上都没什么笑意,毕竟如今已入冬,看这架势,四爷过年铁定是回不来的。

四爷却道:“都回去吧,皇阿玛赏我这等差事,那是信得过我,等我办好了差事很快就会回来的。”

四爷最后看了年若兰一眼,这才转身大步流星起来。

比起脸色沉沉的乌拉那拉氏等人,德妃赏下来的两个侍妾张氏与郭氏脸色更不好看,别说承宠,她们连单独见都没见上四爷一面呢,四爷这就走了。

今日,年珠这才得以张氏与郭氏长什么样子。

不得不说,这两人皆是容貌出众,年轻貌美,张氏是如年若兰一卦的长相,郭氏却更是明艳大方些,都是一等一的美人儿。

年珠扶着年若兰回去的路上说起了这两位侍妾:“……想必是这两人是德妃娘娘赐下来的缘故,这几日一直对福晋是马首是瞻,以后王爷不在府中,姑姑还是小心些,若抱着福惠表弟去花园散步,就离她们远些,小心驶得万年船。”

年若兰点头称是:“你放心,我知道分寸的。”

谁知没几日,乌拉那拉氏等人没有找茬,永和宫却是来人了,来的还是德妃身边的大太监。

“奴才给年侧福晋请安,德妃娘娘说了,自福惠小阿哥出生后,德妃娘娘还未瞧见过福惠小阿哥呢。”

“德妃娘娘几次与雍亲王说起,可雍亲王却说福惠小阿哥年纪尚小,但德妃娘娘也是当祖母的人,实在是想念福惠小阿哥,所以想请您抱福惠小阿哥进宫给德妃娘娘瞧瞧呢。”

说着,这大太监面上是笑容更甚,道:“不过一切以福惠小阿哥的身子为主,若福惠小阿哥身子不好,德妃娘娘自不必强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