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1 / 2)

等着他走出了如意院,行至拐角处,就瞧见了在此地等候的杨嬷嬷。

杨嬷嬷迫不及待开口道:“怎么样?怎么样?”

“喏,你看,五十两银子已经到手了。”桑成鼎眼里冒出精光,道,“过几日我再将我那铺子租给这蠢猪,以后咱们家的好日子就来了。”

杨嬷嬷眼角眉梢都带着笑,道:“是,是,不过你可莫被这些小恩小惠迷住了眼,你想想魏之耀,那才过的是人上人的日子!”

“我知道!”桑成鼎不耐烦道。

***

与此同时。

年珠已接到司掌柜的来信。

早在她被那老伯指着鼻子骂的当日,她就写信给了司掌柜,请她帮着寻摸几个会种田的农户。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今一亩稻田的产量约为两石,约莫三百斤,但她在便宜坊听人闲聊时,也曾听人说过,若厉害的农户,一年稻田产量约有两石半。

北方稻田产量是远不如南方的,若这些厉害的农户从京城城郊来到四川,一年年产量定能到三石。

年珠看完司掌柜的信,面上已满是笑容。

“珠珠姑姑。”岳沛儿好奇道,“司掌柜怎么说?”

年珠笑道:“司掌柜说他已帮我寻摸几个厉害的农户,已安排他们南下至四川呢。”

“我对司掌柜办事一向放心,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这些厉害的农户也是靠着自己一点点琢磨,田里的收成才能越来越好,哪里会轻易与旁人说?”

“但就算庄稼地里收成再好,一年下去也就那么三瓜两枣,我若请这些人教川陕百姓如何种田、如果除害,那么所增加的收益就不是一星半点呢。”

甚至她觉得有些惋惜,司掌柜在信中说了,年珠一个月给这些授课的农户二两银子,他们就已经很满意呢。

虽说士农工商,农户的社会地位不算低,但不管什么时候,这些人的日子却是最难过的。

岳沛儿是连声称好,可下一刻,她却听到年珠道:“沛儿,不如明日我们再去找那位老伯吧?”

岳沛儿顿时呆住了。

“偷溜出去这等事嘛,有一就有二。”年珠冲她眨眨眼,狡黠一笑,道,“咱们偷溜出去的次数多了,岳叔叔也就习惯了。”

自那次回来后,年珠每日上午又增加了一门课程,那就是跟着岳沛儿学习练剑。

虽说她并未学多久,但腰间已挂上了一把匕首,随身也带了迷.药。

这东西还是她离开京城前,朱太医送给她防身用的呢。

翌日,年珠一早就留了字条,借口去岳家玩,偷偷去了城郊。

周老伯几人看到年珠已不像上次一样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而是面带惊愕之色。

特别是周老伯,更是皱眉道:“小丫头,你怎么又来了?这里可不是你来的地方……”

年珠笑眯眯招呼周老伯等人吃她带来的糕点,道:“周老伯,敢问您田里收成能有多少?”

“一亩地大概两石的收成。”周老伯如实道,“不过小姑娘,你问这些做什么?”

这数据,与年珠想象中差不多:“我认识几个农户,他们在北方种地一年一亩地都能有两三石的收成,他们如今已在前往成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