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这件事,你阿玛不会知道的。”
“就算他知道了,有朕护着,他还能将你怎么样吗?”
说着,他似觉得没过瘾,又倒出三两颗丹药喂进嘴里,整个人面上难得浮现笑容来:“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太小了点,你这是替朕办事,谁都不敢说你什么的。”
“可是……”弘昌照着弘历教他的话,依葫芦画瓢道,“可是不管是丹药也好,还是五十散也好,都是对人身体有害的。就算为了您的身子,这些东西您也该少用些的。”
“从前秦朝始皇帝为追求长生不老,炼丹造药……”
皇上见他如从前每一次一样要说上许多长篇大论,已是不耐烦摆摆手道:“好了,你这性子倒是和你阿玛一样,整日喜欢管着朕。”
“朕又不是什么小孩子,哪里还会不知道轻重?”
从古至今,京城也好,还是别的地方也罢,服食丹药者都并非少数。
甚至在许多富贵人家,人人皆以服食丹药为乐子。
第124章 豁出去了
弘昌得了皇上这般说,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等他转身走出御书房时,面上已是挡不住的笑意。
知子莫若父,不过是寻常百姓家的说辞罢了,在紫禁城中,最了解父亲的就是他的儿子,弘历身为皇上长子,这么多年对皇上的心思是揣摩了又揣摩,自是最了解皇上的人。
弘昌觉得自己这条路没选错。
就算是皇上服食丹药一事真闹了出来,有皇上护着,谁还敢发落他?
从古至今,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难,他阿玛为何会这样得皇上看重?不就是因为当年无人支持皇上,就他阿玛一人追随皇上嘛!
如今弘历如溺水之人,唯有他一人朝弘历伸出援手,若等着弘历继承大统,他岂不就是第二个怡亲王?
弘昌那叫一个喜滋滋的,至于皇上的性命与安危,在他看来,则什么都算不上。
***
接下来几日里,年珠心情不好,朱太医心情不好,王院判自是心情也不好。
他们都知道皇上已开始服食五食散一事。
特别是年珠,是又急又气,生生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皇位是皇上千辛万苦才得来的,别说皇上,她也好,年若兰等人也好,当初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如今皇上身居高位没几年,竟不知道珍惜呢?
五食散是什么?那就是后世和鸦.片、大.麻一样的毒药呀,一旦沾上,想要戒掉谈何容易?
至于已至半退休状态的朱太医,心情也没比年珠强上多少,每日来给年若兰母子请脉时总要念叨几句,说自己是吃不下睡不好的。
就连年若兰都私下问起年珠来:“……从前我就听人说过,医者难自医,朱太医本就年纪大了,可别出什么事吧?”
“我与福惠的名都是靠他老人家救的,若他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我这辈子都良心不安。”
毕竟寻常像朱太医这般年纪的老太医,早就告老还乡了。
年珠怕年若兰担心,直说没事,强撑着安慰起她来:“姑姑,您这月子还未坐完呢,就莫要想这么多。”
“太医院人才济济,多的是医术高明的太医,朱太医不会有什么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