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1 / 2)

他在建国后劝农扶桑,不发徭役,不兴奢靡,甚至住在秦朝留下来的长乐宫内。”

“何人堪为天下英雄?”夏安然笑了一下,“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含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彘愣住了,他深深吸了口气,对兄长的形容顿生向往,“那,那祖爷爷就是这样的英雄吗?”

夏安然抿唇,笑而不语。

“这是一位前辈所说,彘儿想要听听阿兄是怎么理解的吗?”

“彘儿要听!”

“祖爷爷能赢,其实是因为他能忍他人所不能忍。”

对于一个从小听祖爷爷故事长大的小豆丁来说,刘彘立刻就皱起了脸,实在是因为老刘家发家的故事乍一看太憋屈了。

孩子总是不愿意听到这种憋屈的故事的,他其实更喜欢听项羽大杀四方的故事……咳,虽然那是他们老刘家的敌人。

夏安然道“项羽不能忍,是以他「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祖爷爷能忍,所以才能「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这是后世苏东坡对这二位的评价,夏安然戳戳弟弟不满意的脸,“彘儿可是觉得委屈?阿兄却不这么认为。”

“能忍他人之不能忍,多半是因为其心有抱负,志向高远。”

“昔日淮阴侯(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皆是因为此。”

“彘儿,怒而拔剑,挺身而斗,可以称为勇,却不能称为英雄。”

他感叹道:“高祖愿意嫁公主入匈奴,先帝和父亲都嫁公主、送财产入草原,为的便是这养我大汉全锋,而待匈奴弊。”

“所以,如果彘儿你当真可以灭匈奴、逐胡虏,可莫要忘了你还得继续忍。”

“那要忍到什么时候啊!”刘彘皱起小眉头,“阿兄上次就让彘儿忍,这次又要让彘儿忍!”

他生气地叉腰,特别不愉快。

夏安然捏捏他的鸭子嘴,“忍到他们再也不会生出反心,忍到他们会愿意加入我们的军队,守卫我大汉的国土。”

“忍到匈奴为我大汉的一员。”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可爱的存稿箱来解释文中的小故事哟。

欧洲吸纳难民的原因不是为了仁慈,而是为了吸纳劳动力,因为欧洲各国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缺口还有老龄化问题,事实上这个缺口在发达国家基本都有出现,所以他们急需廉价劳动力。

同样的问题,当年汉朝也有,(包括后世很多朝代都有)

当时北匈奴被打瘸腿,南匈奴请求归附,当时汉朝的念头很简单,他们打算将南匈奴收付,布置在北边,用这些匈奴人来对抗匈奴人。

事实上非常有用,这些匈奴人对于互坑乐此不疲,但后来匈奴彻底瘸腿,整体西迁,草原上出现了新的游牧部落,而这时候南匈奴就对于打仗没什么兴趣了。

他们开始热衷于造反。

因为他们即便造反,当时的整体政府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就反了压,压了反如此反复。

后来曹操把他们一古脑打服,才算是太平些。

但是等到晋朝,胡人政权看出了汉人政权的内部疲软,直接揭竿,方才有了五胡乱华。

同样的问题在清朝其实也有,他们的情况要更加复杂一些,清朝的处理方式就是养着。毕竟大家都是外族,外族也要想,你女真人能这么干,我也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