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人才了?这哪里贤能了呢?”
嬴稷闻言朗声大笑,一边笑他一边拍着自己的大腿,笑完后他神秘兮兮地对赵政说道:“政儿,你可知缘何现在有名的公子里头,没有我们秦国的一份?”
赵政的脸立刻就皱了起来,他嘟起嘴,“没有我们秦国吗?”
“没有!”嬴稷悄声道,“不过政儿不用担心,这些公子可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对于各自的国家而言都是毒瘤。”
“他们不是好人?”赵政有些错愕,此时战国四公子的名号虽然还没有出现,但是作为个体,这几个国家的公子贤名已经出现。
“谈不上好不好,只是这些人的目的是辅国持权。”嬴稷微笑,“辅国之余,他们还想要持权。所以他们不是不想要举荐人才,但是举荐的人才都必须先忠于他们,才会被举荐。”
“这样的人才,国主哪个敢用?”
“而秦国之所以没有这样的公子……”他露出了几分傲色,“自是因为举国人才皆归于王。”
“唯才是举,这便是秦国的强国之根本。”
秦国本身是一个蛮荒部族,之所以能够一步步强大起来便是因为吸纳来自各国的人才。也因此,在秦国有一整套的举荐机制,老秦人最欢迎的就是人才之间的相互举荐。
这是因为秦国第一次崛起就是因为外国人才百里奚,还有他的友人蹇叔。百里奚被穆公发掘后向穆公举荐他的朋友蹇叔,并且言说自己完全不如这位朋友,这般大公无私的举动得了穆公的尊重和信任。
此后百里奚和蹇叔二人更是将当时的弱国秦从边陲小国带成了春秋五霸。受此影响,一直到四百多年后的现在,秦国也依然尊重这种愿意举荐才人的人才,尤其是举荐才能胜于自己的人,他们认为这种人内心是极其宽容广大的。
历代君王在采纳人才的同时都不会忘记赏赐举荐者,也因此,秦国根本不可能出现一个什么公子来招贤纳才,因为人才都被君王给抢走了。
而且虽然臣子们下头也有养门客,但因为秦国有被举荐者大才则善待举荐者的制度,臣子们在发掘人才后也乐于向上推荐。同时,对于被举荐者来说,他们也很清楚自己和举荐者是互相合作的身份,他们真正感激的对象都是秦王而不会是举荐者。
虽然初时不起眼,但秦国就是靠着这一差别,一点点将举国的人才握在手中的。而那些拥有各种“贤人”各种“公子”的国家……又有多少是真正因为这些公子的举荐而得到好处的呢?
嬴稷摸了摸略有所悟的孙子的小脑袋,忽而觉得自己有些想要见一见这吕小郎了。
虽说彼此神交已久……但他们还当真不曾见过面啊。
而此时被秦王惦记上的吕小安在干什么呢?他正在和新认识的朋友介绍自己刚刚研究出来的新玩意——游标卡尺。
在制造水车和风车的过程中,有一样难点的克服是无可避免的,那就是密封度极高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