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1 / 2)

刚穿过来的日子他过得是多么的开心、愉快。

李世民望着面前似山高的竹简想。

难怪这几日魏征都用复杂的眼神看着他,并且还对他说以后就没有这个时间轻松了。

今日李世民就知道魏征为何这么说了,因为接触政务之后他就没空快乐了。

“终于知道父皇日阅一百二十斤是什么概念了。”李世民感叹。

秦小政侧目:“你现在知道当皇帝不容易了?”

李世民欲哭无泪,他一直知道当皇帝不轻松,但不知道当秦朝的皇帝更不轻松。

没有三省六部制,没有中书起草诏令、没有门下审议诏令,没有尚书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没有轻便的纸张,本来批阅奏折只是轻飘飘的一张纸张的功夫,但现在的处理就复杂多了,只有沉重的竹简。

头疼间,李世民随手拿起一份竹简。

真好,这是在哭国库没钱的诏令。

且让他在熟悉下秦朝,再来颁布这找寻亲亲臣子的诏令。

那个房、那个杜、那个无忌,那些个亲亲臣子/同僚,你的陛下、敬德、魏征好想你们啊!

此刻,在大秦无数角落,有那么大一群人齐齐打了个喷嚏。

嗯?谁在念叨我们?

第23章 与房玄龄竞争丞相之位丞相之位,我的……

老父亲、蒙毅、魏征等人齐齐被李世民抓来一起处理秦朝的政务。

是高强度补习也是查缺补漏。

熬了好几个大夜,汇集了大秦全部信息,李世民终于全面了解当前大秦的政务。

对于秦,一个成语:风雨飘摇。

再一个成语:残破不堪

对于百姓,一个字:苦。

概括所有,诠释现状。

大秦在李世民看来是比初唐还艰苦的一个年代。

他的

大唐,有便捷的纸张,有统一的政务模板,有规范的政令流程,田亩多,米价低,百姓人人有饭吃。

但这个秦朝,什么都没有。

没有运筹帷幄的内臣为他出谋划策,没有数量繁多的人才助他实施政令。

百姓只看到君主爱大兴土木,四处征战,看到士族还保留着旧贵族的习性。

生活在这么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难怪第一个掀起起义大旗的不是六国余孽而是百姓。

李世民觉得是时候让大秦官员们知晓什么叫做百姓乃国家根基了。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预存百姓,必先“治吏”,治咸阳近臣,治咸阳朝廷之官,再延伸到地方之官。

吏治清明,良吏辈出,才能保证咸阳的政令传递给百姓,终成治世。

于是,三公九卿等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拉进咸阳宫与李世民谈论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