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2 / 2)

俞妙则也在公共课上认识了不少新同学,尽管可能是只能持续一学期一节课的友谊,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之间的缘分都是阶段性的。

她在听一个讲座的时候,就听见讲座老师这样说道。

小学会有小学的朋友,中学会有中学的朋友,但等到升学后如果不能进到同一所学校,再好的朋友缘分也会渐渐淡了。

她回忆着小学时代很多和她玩得很好的朋友,那些鲜活的面孔,记忆深处的鲜艳画面也好像被蒙上一层灰了。

大学多姿多彩的生活也还在继续着。

听完讲座从大礼堂出来,就和同伴们讨论着今晚吃什么的每日一问话题。

下午的阳光很明媚,她们走在人海中,走在树林阴翳下的校道上,和左右的好朋友说说笑笑闹闹,就没有任何生活和学习的烦恼了。

到周末时,活动依然安排得满满当当。

周六早上俞妙则和南荣敏一起跑去漫展玩,下午约了当家教回来的林文盈和打完羽毛球出来的苏晚去看电影,晚上还能在外面吃一顿火锅再回来。

周日俞妙则和陈锦如去看展,吃完晚饭后就在上都大学的天文爱好者群聊里约小伙伴出来看星星。

这样充实的生活让她很满足,更有一种活在当下的感觉。

和她约出来看星星的其中一个姑娘是天文系的,说起她最近在搞科研选题,但是到现在都还在纠结选题问题。

“我之前听说过一个瓜,是不是真的呀?”另一个同学就问起,“前几年是不是有个学长的研究对象爆炸了?”

那位学姐只是摆摆手说道:“那都是老黄历了。几百年前就爆炸了,才看到。不过也不影响研究,就算有影响也就是改个方向的事。”

听见他们在谈论科研的话题,俞妙则这个非天文系学生也在认真思考着她的选择题。

天文学科研的方向不算多,总共也就是天文学史、天体射线、天体科学、天体物理、星系演变这几个大方向。

但航院的科研方向就是真的又多又复杂。

在预科班的时候,俞妙则将学校论文库里的论文都下载下来,上学期和暑假就在家里选着不同类型的论文看着;尽管近两年的论文还没有更新展示,现在就已经是各有各的不同了。

不过听学长学姐们讨论着这些话题,也让俞妙则了解到不少科研申报的流程。

又听他们在聊起保研的事,学姐就向俞妙则问起:“妙则,我记得你是八年制直博对吧?”

“没有呀。”俞妙则摇头,说她是五年本硕连读。

这是系统的安排,不过她暂时也还没有其他的想法。

“那你还读博吗?”学姐有些好奇。

另一个学长就说,现在跟学妹说这些还太早了,谁知道五年后会是什么光景。

不过基本想要在某个领域深造的学生都会选择读博。

但是系统让她急哄哄地跳了两级上来,又是选择五年制本硕连读,恐怕……

对于系统的某些行为,俞妙则早已有了隐隐猜测。

这个世上唯一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的,只有时间。

他们每次相约出来观看星星都会到很晚才能回去,只是今天是周日,有些同学明天还有早课,就先回去了。

接下来一周照常上着课,直到周五早上的课程结束后,因为俞妙则的课表下午没有排课,下课后便直接拉着行李箱搭乘计程车到机场,然后坐飞机回家。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