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1 / 2)

的八卦。

甚至还有同学在浴室里和左右大谈研究课题,然后在准备延伸骂战前,才及时停止了这个话题。

俞妙则也跟南荣敏一帘之隔地延续起晚上和林文盈讨论的话题。

这年头做研究不容易,尤其是才半只脚踩在门槛上的新生更难;组队难,选题难,出成果更难,很有可能孵了很久最后才发现是个坏蛋。

南荣敏也是准备今年十月就申报选题,对俞妙则的苦恼深有体会。

可惜她们两人的方向确实是很难凑合在一起碰撞出火花,现在只能产出双份烦恼了。

水流哗啦啦淌着,两人也便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等到洗完澡从浴室出来,却有人在后面叫住了她们。

“你好……“对方也是刚从浴室里出来,拿着澡盆,肩上搭着浴巾,圆圆的脸蛋被水汽蒸得红通通的,还有没擦干的水滴从脸上滴下来。

她的目光在俞妙则和南荣敏身上徘徊了一下,便好似有些踌躇地说道:“我叫童欣,童年的童,欣慰的欣,我是工程力学的大二学生。”

童欣是来毛遂自荐的。

她说她在浴室洗澡的时候听见她们正在讨论着课题组队的苦恼,恰好童欣也在考虑着往这个方向进行探索,所以想要和她们接触一下。

听到是工程力学的学生,南荣敏给俞妙则抛了一个眼神,表示这是来找你的。

俞妙则很乐意和其他专业的同学进行接触。

要不是她认识的学长学姐很多都已经处于研究中期,她也不至于还停滞在这一步。

接触后说不定可以碰撞出新异的火花。

她便拿出手机,提出先和童欣添加对方的联系方式。

毕竟她和陈锦如已经完成组队,而接下来的成员当然也要看陈锦如的想法。

但是在洗澡的时候就遇见寻找课题组队的,想起来还是觉得有些离奇的。

回到宿舍,俞妙则就发信息跟陈锦如说了这事。

因为她们之前就讨论过交叉学科的可行性,陈锦如同样也没有意见。

于是俞妙则给她们拉了一个三人小群,也更方便交流,然后约定线下再碰撞一下想法。

航空航天和工程力学的部分底色是相似的,这段时间的课后她们就一起看论文,顺便俞妙则也在准备着给正在招收本院大学生暑假实习生的课题组的简历。

在确定了几个大方向的选题后,她们决定在暑假期间将大方向完善一下。

这部分就有点类似于论文开题报告,主要是为了论证这个课题的可行性。

听见俞妙则的话,陈锦如有些欲言又止。

倒是童欣就很痛快地说:“行,那我们暑假出来讨论一下。”

童欣说她暑假找了一份实习,晚上还是回来学校,问她们的意见。

俞妙则说她还在等消息,不过就算暑假回家也不会太久。

七月中旬考完试,等到七月末也得回来;但是如果能进吴教授的课题组实习的话,她就不回去了。

相比于其他老师来说,她对于吴教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而且吴教授同时在海市研究所有项目组。

无论是俞妙则规划中的研究生发展,还是对于系统给她布置的任务都能有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