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相较于匈尔瑞发生的波澜,全世界的目光仍然汇集在奥德河两岸。
战争爆发不过一个多月,伊凡罗斯军队数量翻了两倍多,已经从战争爆发时的两百多万吹气球似的膨胀到五百多万。
当然,其中除了精锐常备部队以外,多半都是缺乏重武器和专业训练的徵召部队,以及跟民兵没什麽区别的国民射击军。
可如此庞大的数量依旧让人望而生畏。
灰色风暴似乎要像洪流一样扫平整个欧洲?
老威廉无法容忍曾经的手下败将居然兵临城下,不断催促帝国军队发动反击。
泊林东北方向的奥德河流向呈现向西凹的形状,在施韦特地区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突出部。
这里的伊凡罗斯军队是北线明斯克第1方面军,这支重兵集团起初只负责牵制任务,现在随着战线向西推进,也承担起一部分的主攻任务,兵力亦从42万人迅速增加至110万人。
瓦尔兰德总参谋部因此提出了大规模反击的构想。
对这个突出部实施一次强而有力的钳形攻势,南北夹击,重创北线的伊凡罗斯军队!
如此便能缓解中线正面承受的进攻压力,完全打乱敌人的总体部署,甚至可以瓦解敌人的战略进攻势头!
总参谋部计划以D集团军群负责实施钳形攻势,下辖第3集团军丶第4集团军丶第1装甲集团军三支战役兵团,总计包括:
︱20个步兵师
︱8个摩托化步兵师
︱7个装甲师
︱2个装甲旅
︱3个骑兵师
瓦尔兰德军队一共集结了超过60万人的精锐野战部队,不算数百辆突击炮,仅坦克就达1523辆,为之提供掩护的空军亦有大约900架飞机。
行动代号:狮鹫。
这支强大的重兵集团由埃尔瓦德-冯-克莱斯特上将率领。
克莱斯特是一位风格稳健的老牌将领,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从战略上来分析,这个构想合理且及时,如果达成目标那麽立刻就能挽回局面,逆转攻守之势。
可以说瓦尔兰德总参谋部的业务能力相当之高,仅一星期时间就迅速做好了相应部署。
10月10日上午5时整,随着第一发210毫米高爆弹飞向奥德河东岸纵深,浩浩荡荡的反击战就此打响。
在进攻主轴线上,瓦尔兰德帝国军队的技术兵器密度达到了空前水平,每公里大约有55~60辆坦克;炮兵火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可怕,平均每公里38个炮兵连(大约152门身管火炮)。
在奥德河以西的施韦特地区,帝德炮兵毫无徵兆的大规模轰击当面之敌。
瓦尔兰德军队在突出部的南北两侧集结了强大的装甲部队和完备的工兵部队,六个装甲师三南三北一齐展开对进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