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登高(2 / 2)

李林甫无所畏惧,反正名声这种东西早就没有了,更何况朝廷上他的派系已经根深蒂固,连唐玄宗都轻易动不得他,端的是一个有恃无恐。

【好家伙,一个都没有。此事一出,举国哗然。但是人家李林甫是谁啊,黑的都能说成白的。这不,他拿话术好生包装一番,美名其曰为“野无遗贤”,完美搪塞了过去。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唐玄宗是信了。】

神tm……野无遗贤。

李世民心里有一万句mmp不知当不当讲。

天幕放出了一个短小的视频片段。

宫殿之上,只见李林甫故作苦恼,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李卿家,有何苦恼啊,不如说给朕听听看。”小老头对自家宰相嘘寒问暖。

李林甫闻言,深深向上面的皇帝行了一礼,朗声道:

“陛下,您太圣明了,天下人才已经全入麾中,臣再怎么翻阅人才,发现实在是……”

“再无遗漏啊。”

李林甫对这件事似乎羞愧至极,脸上涨上了一层猪肝色。

“好,朕就知道把事情交给你是对的。”

垂垂老矣的唐玄宗被这话捧得笑眯了眼睛,“李卿家做的好啊,当赏!”

“谢陛下——”李林甫高声谢恩。

【于是很不幸,皇帝大范围进行科考的选官之路被李林甫堵得结结实实,行吧,HR内推走起。在科举无门的情况下,杜甫只能走引荐路线,即给已经做官的当朝权贵献上自己的诗作。如果讨得欢心,能帮忙引荐为官。】

【但是内推这条路也并不好走。李白这因为出身不好,只能曲线救国走了这条路。在此要衷心感谢李白,感谢他为了走这条路,给我们的必背事业继续添砖加瓦,时不时就留下千古名篇。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名句便是出自《上李邕》。】

大唐

“这条路,真的是不好走。”李白心有余悸地表示认同。

“子美啊,现在天幕一出,想必后续你的路会好走许多,千万别走引荐这条路,太难了。”李白语重心长地给小弟传授自己的经验之谈。

为了走通这条路,之前他不可谓不拼。各种写,花式写,就为了能够有一个官身,完成自己的梦想。

【那可是李白啊,就算是李白这种享誉全国的大诗人,四十二岁入朝,也是走了大半辈子才混到皇帝身边。】

【杜甫表示,我行得很。和他祖父一个样,狂就完了。那么杜甫他是怎么写求职信

的呢,接下来我们以李白和杜甫为例做一个对比研究。】

“对比研究?这个说法新鲜,朕还是头一次听说。”

刘彻来了兴趣,这他可要好好鉴赏一番。

【其实写这种自荐信自荐书,也是有套路在的,主打一个夸字。夸自己,夸引荐人,夸大唐,夸皇帝,反正怎么夸都行。请看李白的《与韩荆州书》,一份符合大众标准的满分答卷。】

天幕放上了《与韩荆州书》。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开头这句极为熨帖啊。”刘彻再次感受到了文化人拍彩虹屁的美妙。

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嗯……夸自己,刘彻点头。

往下看: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这夸得,韩荆州都得不好意思了。”

著作堪与神明,德行感动天地,刘彻直呼好家伙,甚至思考平时大家对自己的夸夸还是太内敛了,看看人家怎么夸的!多好!

到最后李白收束全文,抒发了自己的一番自己的抱负。

“不卑不亢,大气自信,虽是有求于人,但是这信却写的极其光明磊落。”

秦始皇颔首,看完之后给了自己的评判。

【杜甫呢,只能说太狂是一方面,反其道而行之又是另一方面。接下来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为例,请大家欣赏一下杜甫的求职诗。】

天幕上的《与韩荆州书》换成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朕倒要看看,与李白的有什么不一样。”刘彻兴致勃勃地看向天幕。

“呃——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怪不得没被引荐上。

人家都在夸啊,杜甫你醒醒,开头直接把刘彻噎住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常了,夸自己,后面对自己的吹捧,刘彻觉得也就和李白半斤八两吧,反正夸自己也得花式夸。

等到看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刘彻叹气,这是纯纯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刘彻此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这和李白截然不同,也和他了解的盛唐诗歌也截然不同。

“忠言逆耳啊,真话永远都不好听,不过诗圣之所以是诗圣,也许正是因此。”

看到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刘彻惋惜,他已经感知到了结局,这诗投出去注定要石沉大海了。

因为主流套路是在夸,但是杜甫他偏要指出来大唐的百姓其实过得没那么好。

这就是诗圣,但是怕……为当时所不容。

【在盛唐,人们喜欢什么样的诗?是李白的超凡,是王维的禅意,是王翰,是高适,是奏响的盛唐之音,而杜甫的诗歌,却宛如一记警钟,一盆冷水,这如何能让人喜欢起来?】

【所以这条路,杜甫走得很难。本身名声不显,也没有像杜牧这般有文坛大佬帮他举荐造势。但是这不代表他的诗歌写的不好。相反,写的太好了,超越了当时的时代,以至于时代拒绝聆听他,拒绝赞赏他。】

拒绝聆听,拒绝赞赏……

杜甫一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该高兴自己的诗总会被看到,还是该难过当下时代的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