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司马篡魏(2 / 2)

为傀儡而奋起反抗的曹髦用鲜血染红了宫门,战战兢兢的曹奂如泥塑木偶一般在司马昭的淫威之下苟活,直到多年后诚惶诚恐向司马昭之子禅位,一如当年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让人如见历史的轮回。】

【一百多年后,另一个同样以“魏”为国号的异族之国在北方中原崛起,当北魏的统治陷入衰落,名为尔朱荣的权臣肆无忌惮杀戮公卿、把持朝政之时,年轻的北魏孝庄帝甘冒奇险、手起刀落解决尔朱荣,践行了他那句刚烈凛然、名传后世的宣言:“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

【高贵乡公曹髦的名号从此留名青史。】

"嗤——"

随着水镜之中高贵乡公曹髦的身影重重倒下,喷涌而出的鲜血仿佛染红了镜面,也染红了水镜之前魏武帝曹操的眼睛。

他一动不动注视着亲手建立的魏国被人颠覆,注视着自己的子孙后代步上汉献帝刘协的后尘,心中之愤怒痛苦难以想象。

"这世间难道真有因果轮回?"

他的儿子篡了大汉,又被司马氏所篡。近乎轮回的发展让这位一代枭雄心中都难免生出难道真是报应的想法,不过这样的念头转瞬即逝,王朝兴替之事,他已经看透,一切不过是天道循环而已。

心绪纷杂的他只能轻轻一叹。

"我何尝不想做大汉的征西将军……""主公,司马一族已尽数下狱!"

直到前来回禀的人将他从怅惘中惊醒,曹操这才回过神,他的目光转为冷酷。

“都抓起来了?好,好,好!宣告天下,三日之后明正典刑,尽诛司马一族!”

"是!"

回应的人声音响亮,欢欣鼓舞。

——这可不仅仅是曹家的私仇。

但凡见过南北朝乱象之人,无不对罪魁祸首司马家咬牙切齿地痛恨。

当初仙人不曾指名道姓,碍于司马一族的名望,他们还不好下手,免得冤枉了人。即便如此,曹操也早就明里暗里将其看守起来,绝不允许任何一人逃走,而今事情真相水落石出,抓起来名正典刑就是应有之事。

天下之人若是听闻,都只会拍手叫好!

马家下狱时,水镜之中的镜头也从北方移开,重新回到了南方的蜀汉之地——

【曹魏内部生乱、司马氏篡权揽政时,南方的蜀汉早已走出诸葛丞相去世的阴霾,君臣上下齐心,为蜀汉的未来而奋斗。】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一张熟悉的丝帛飘飞在水境中,一个又一个文字被勾画出来,闪烁着淡淡的金光。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

【后世有人说,《出师表》就是后主刘禅的用人名单,也是一份死亡名单——在诸葛亮去世后,正是依靠出现在这份名单上的大臣,蜀汉才得以继续屹立不倒。而随着这些人相继离世,名单上的人选一个又一个消失,轮到眼光不行的后主刘禅亲自选人用人时,蜀汉就彻底步入了深渊。】

【某种意义上,这说法也不无道理。】

【后主刘禅没有选人的眼光,却敢于放权,蜀汉的发展取决于执政者的水平。】

【而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刘禅运气不错。刘备身故后,有诸葛亮撑起蜀汉的天空,诸葛亮去世后,又有蒋琬、费袆相继秉政,在他们的治理之下,蜀汉不说是蒸蒸日上,却维持了多年的安定清平。】

【尽管如此,由于这二人没有诸葛亮的巨大威望,难以压制不安分的益州本地世家,再加上能力远远不及诸葛亮的客观事实,导致蜀汉经济民生各方面的发展落后,二人的执政难免趋向妥协和保守,对外由攻转守,减少军费开支和战争规模,对内安抚人心,多次大赦天下,诸葛亮之时法律严明、不以小赦而加惠的局面不复再有。】

【此时的蜀汉,进攻不足,自保有余,在尚算清平的政治环境下默默积蓄力量。】【而企图欺君弄权的宦官黄皓之流,也被严厉正直的董允压制,不见出头之日。】【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二十年。】

【随着蒋琬等人相继离世,《出师表》人才名单耗尽,蜀国急需新的掌舵者。】【——名叫“姜维”的男人站了出来。他不惜一切,向北方中原的方向发起冲锋!】

【诸葛亮在世时,凭借他超凡脱俗的才华、盖压当世的威望,蜀汉上下只有一个声音。诸葛亮去世后,原本整齐的声音就杂乱了起来。有人早已不想再打了,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守着蜀地天险过日子

;有人却还惦记着北方的中原,惦记着兴复汉室的梦想!】

【大将军姜维便是后一类人。】

【——他是蜀汉最后的大将军,诸葛亮理想的继承者,为复汉而战的“殉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