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4 章(1 / 2)

这个片段上热搜,在短视频平台广为流传时,很多人说凌穗岁是“雪中氛围感的神”,我身边也已经有十来个人把她的剧照当头像和手机壁纸了。

有不少没看过剧的网友,还说她是神女降世的具现化。虽然这和主角的角色身份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我能理解,毕竟这里的“神女”是一个形容词。

它代表的不是某种具体的性格,而是超脱凡尘的气质。她站在雪中,眼神似无情,又深情。

她注视着人间大地,见证四季流转,她代表着天行有常的法则,目光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但当她的视线扫过你时,哪怕只有短短一瞬,这种温柔的、包容的、俯视却不傲慢的爱意,就能驱散黑暗,让人生出无限大的勇气。

这大概就是观众对“神女”的美好想象,也是所谓氛围感的底层逻辑。如果以后的影视剧想复刻,在学习导演如何运镜的基础上,别忘了演员起到的关键作用。

讲到这里,凌穗岁所呈现的效果已经是内娱仙侠剧的演技标杆了,但这仅仅是从片段就能看出的外在表现。不管其他演员能否追上,这大概是她几年前就有的水平。

如果要讨论更深一层,就得连着前面的剧情一起看。

来点前情提要,嘉月披着飞光的马甲和师姐月下谈心时,应该是她妖生的最低谷。

她是战士,但她最向往的是和平。她以前的观念是用武力获取坐下谈话的机会,结果发现根本没有仙魔殊途、正邪两立,流血和牺牲只是上位者平衡手中砝码的方式,她的理想彻底成了笑话。

师姐心情不好摆在明面上,嘉月却要撑着摇摇欲坠的表象。同样的戏服,图1的嘉月刚入宗门,眼睛里充满斗志,图2就只剩淡淡的死感,好像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即使是剧照,大家在左右滑动时应该能感受到明显的差别了。无论是从光影效果还是人物表情上,图1都很阳光积极,图2整体偏冷调,看完之后心里会有点不舒服。

当然,这种不舒服的程度会非常轻微,因为带兵作战的嘉月已经习惯将情绪藏于心底,不让自己的状态影响到己方的士气。

但它仍然存在——你怀疑这是一根扎在心底的刺,生理反应却称不上疼痛。它更像轻飘飘的发丝,你说不清它在哪,找不到它的位置,但如果不把它从身上取下来,就堵着一口难以咽下的闷气,不上不下地卡在喉咙里。

嘉月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和师姐谈话,还要从师姐那里听到人间有多惨——在嘉月的认知里,被迫上战场的士兵已经很可怜了,但在战乱背景下,还有手无寸铁、命运飘零的庶民百姓。

都已经这么苦了,却还要分出妇人和幼童作为被欺凌者的底端。而且在庶民群体中,是没有老人的。

天哪,这简直是对嘉月的精神重击,逼迫她不得不直面自己的渺小与无能。凌穗岁的处理方式是身形微晃,几次眼神闪烁。

她的腰背依然挺直,脖颈也保持着优雅,紧皱的眉头却散发出危险的

信号。这里没有内心os,后面的剧情也没有这一段的解释,那就让我来大胆推测一下嘉月的想法:

好烂的世道,真想把所有人都杀了。

就如同一个著名地狱笑话,如果人类都死完了,就能实现世界和平。

谁说理想主义者就没有剑走偏峰的时刻呢?人性,或者说妖性总是会随着环境变化的。倘若这场谈话到此结束,这也许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导嘉月的命运轨迹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幸运的是,师姐还有话要说。

师姐倾诉了她对天界的向往,还畅想了得道飞升后的生活,包括自己以后要为人间修炼者做出什么贡献,要如何在仙魔大战中击退敌军,早日争取到和平。

在嘉月已知天君做了多少坏事的视角里,师姐对九重天抱有的美好幻想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

嘉月几次欲言又止,很多观众都能看出她的犹豫。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说,师姐前半生已经过得够苦了,戳穿真相又能怎么样呢?徒增她的痛苦罢了。

最开始,凌穗岁表达出的情绪也是如此。不过随着师姐越说越多,她的目光里也渐渐褪去了怜悯同情,转为沉思和追忆。

这是嘉月心态变化,或者说被拉回正轨的重要转折点。第一遍看这部剧时,我一直在思考,嘉月到底想到了什么?

在这一点上,我和我的朋友还产生了分歧。朋友认为嘉月想到了曾经的自己,所以重拾初心,继续前行,我却觉得并非如此,因为嘉月的眼神中并没有多少怀念。

为了寻找答案,我将这段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第五遍时,我脑海里突然想到一句话——“这条鱼在乎”。

这句话相关的经典故事无需赘述,那一刻我将这句话在心里念了好久,忽然鼻头一酸。

“嘉月”这个名字的寓意是美好的日子,她却一直活在被欺骗、被利用的圈套中。她想要的是和平,却在客观事实的层面上成为了仙魔两族的帮凶。

即使是这样,即使她已经对二界失望透顶,只需要有一个锚点,就能把她从黑暗拉回光明。

所以,当我们把话题回到雪中氛围图,她的眼神就有了全新的意义。

她并不是受苍天眷顾的“神女”,她的出身也不高贵。她的九只狐尾并非天生,而是后天修炼得来。她知道自己今后要走的每一步,都在与“天”相争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