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光复长沙(2 / 2)

复山河 新海月1 5506 字 11天前

战场上哪里是真,哪里是假,在大战结束前,连李牧自己都不确定。

敢这麽布局,主要还是基于实力。

没人规定,卫所军队冒充的募兵,不能拥有募兵的战斗力。

两地战场,哪里是主战场,完全取决于局势变化。

叛军主力在江西的时候,湖广就是主战场。

叛军主力到了湖广,那麽江西就是主战场。

低估他手中的军事力量,这是叛军犯下的最大错误。

偏偏有些错,在战场上是不能犯的。

如果叛军直接严防死守,不集中兵力和他决战,想要收复失地,没有两三年时间搞不定。

内部向心力强的话,部分易守难攻的城池,坚持三五年都有可能。

卫逆愿意自我牺牲,拖延住了他的步伐。

搞不好其他叛军,还真能在这期间完成脱胎换骨,北伐覆灭大虞。

最⊥新⊥小⊥说⊥在⊥⊥⊥首⊥发!

到时候挟天下大势压过来,统一天下是大有希望。

不过,这是理想化状态。

白莲圣国没有分裂,或许还有可能完成整合。

既然分裂了,那就注定各扫门前雪。

不互相捅刀子,那就是优秀的盟友。

……

南昌府。

「不可能!」

「这不可能!」

「伪朝大军刚攻克永州,中间还隔着一个衡阳府,此刻敌军应该在为攻打衡阳犯愁。

就算李牧那贼子敢分兵,长沙城中有两万大军,怎麽会这麽快就丢了?

……」

看着战报,卫嘉瑞忍不住咆哮道。

南征北战这麽多年,他也是见多识广。

经历过各种奇葩大战,心理承受能力,早就锻炼了出来。

可战报上的内容,还是再一次刷新他的认知。

算算时间的话,长沙城丢失的时间,就是驰援衡阳命令抵达周边州府时。

前前后后间隔不到七天,官军就从永州一路到长沙,并且攻克了长沙城。

这哪里是在打仗,分明就是一次武装行军。

卫嘉瑞发了飙,群臣一个个纷纷低下了头颅。

仗打成这个样子,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王爷,或许战报书写有误,把敌军进攻长沙写成了攻克长沙。

不过伪朝大军来势汹汹,永州和衡阳都没能发挥屏障的作用,长沙的那点儿守军,怕是也力有不及。

为了大楚的战略安全,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战略,确保湖广……」

话说到一半,见卫嘉瑞脸色越发难看,方克诚果断选择了闭嘴。

楚国的兵部尚书,手中权力远不及大虞。

可作为兵部尚书,前线吃了败仗,他依旧需要承担责任。

现在楚王在气头上,他可不敢招惹。

「调整战略,你说的倒是轻松?」

「为了这次大战,我们调集了全国的力量,累计徵召民夫上百万。

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才把战略物资运到了前线。

早在五日之前,大军就已经开拔,前锋部队更是抵达了赣州一线。

按照原定计划,明天就要向广东发起进攻。

现在突然改变战略,前面做出的所有努力,那就前功尽弃了!」

卫嘉瑞当即训斥道。

前期投入的成本,实在是太过巨大。

突然取消原定计划,沉没成本着实是太大。

偏偏现在的条件,又不具备发起进攻的条件。

倘若继续执行原定计划,能够顺利拿下两广还好,大不了就是换家。

把两广江西浙江连成一片,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战略上是合算的。

怕就怕,两广没有拿下来,湖广就先丢了。

伪朝没有在两广福建大肆扩军,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钱粮。

没钱还可以想办法,没粮那就真没办法。

靠三个粮食无法自足的省,养活十万常备军,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无论再怎麽努力,在解决粮食问题前,这个兵力上限都没法继续提高。

一旦让官军收复湖广,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只要手中有粮,哪怕兜里没钱,也是可以招兵的。

「王爷,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

伪朝就算攻克了长沙,下一步必然是进攻岳州府。

洞庭湖中还有伪朝馀孽,在对抗王师。

荆州府,更是有人屠的团军盘踞。

若是让李牧贼子夺取了岳州,他们就和湖广的伪朝馀孽,勾连在了一起。

到时候我大楚就被敌军一分为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前朝馀孽,也会跟着活跃起来。

湘江以西的州府,都会变得岌岌可危,半壁江山不保啊!」

丞相昌君逸急忙劝说道。

涉及到半壁江山的安危,现在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大楚能够养得起百万大军,除了江西浙江的财富外,还有湖广提供的粮食。

坐拥湖广这座粮仓,他们才是有机会逐鹿天下的大势力。

一旦丢了湖广,现在的百万大军,最少要砍掉三分之二。

江西的情况还好些,浙江可是山地省份,工商业繁荣的代价是粮食无法自足。

对新生的楚国来说,丢的不是湖广,丢的是江山社稷。

「哼!」

「这些问题,本王自然知道。

可是大军已经南下,就算本王立即下来让他们调头,时间上怕是也来不及。

李牧那贼子的用兵速度,你们都领教过了。

光靠岳州府的守军,能够坚持到援军抵达麽?」

卫嘉瑞没好气的说道。

如果在此之前,他肯定不会有这种担心。

岳州的守军虽然仅有八千,也不至于那麽容易被敌军拿下。

现在不一样了,经历了长沙的沦陷后,他对李牧的恐惧已经被唤醒。

奢望用八千守军,挡住李牧的兵锋,他是不敢做这种梦的。

「王爷,我们可以把驻守武昌的兵力,抽调一部分过去应急。

同时向吴国求援,让他们在湖广的军队参战。

唇寒齿亡的道理,想来他们应该是懂的。

武昌府是我们花大代价,从东王手中换过来的,必须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真要是湖广的基业不保,那麽我们就舍弃长江沿线的城池,放开长江航线,任由伪朝大军顺流而下取南京!」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