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重启捐官(1 / 2)

复山河 新海月1 5423 字 1天前

第330章 重启捐官

关中,白水县。

「大哥,回去吧!

这鬼天气,都能把人给冻死,应该不会有商旅路过了。」

在咧咧寒风下,身着破棉袄的乾瘦青年,颤颤巍巍说道。

山贼做到他们这份儿上,也算是一个奇迹。

都是老实巴交的汉子,如果不是家中断粮,也不会想起干这无本买卖。

看众人手中的武器就知道,这是一支草台班子队伍。

除了少数人手持大刀外,其馀人拿的都是竹枪。

经过了数千年的开发,关中大地的各个山头,基本上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为数不多的山林,都被世家大族占据,

想要赶制长枪,也找不到合适的圆木。

竹子生长速度快,分布范围广,廉价的竹枪成了各地山贼丶土匪丶义军们的最爱。

「再等等吧!

赶上这青黄不接的时节,如果迟迟没有收获,今年的日子就要难熬了。」

领头的中年男子一脸无奈的说道。

最近几年,关中大地天灾不断。

刚出现粮食歉收的时候,地主老爷们为了兼并土地,还很慷慨的借粮。

还不上钱简单,直接拿土地抵债,不够的话当长工慢慢还钱。

再不够的话,还有可以卖身为奴。

在这一过程中,官府不仅没有赈灾,反倒是不断加征辽饷。

几年折腾下来,不光自耕农破产,一些富户丶小地主也承受不住压力,加入到了破产队伍中。

眼看着粮仓中存粮不断减少,天灾依旧没有停下来,老爷们也变得吝啬了起来。

顾忌家族名声的,还做做样子赈灾,更多的都选择了冷眼旁观。

老爷们不需要那麽多奴仆丫鬟,到了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想卖儿卖女都找不到正经人家。

破产农民只能自谋生路,民间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

严苛的户籍制度,限制了灾民流动。

世家大族为了自家的安全,纷纷组建民团,配合官府镇压民间起义。

血腥的杀戮,暂时压制住了矛盾,却无法解决民间缺粮的困境。

为了填饱肚子,百姓或是进山落草为寇,或是流亡他乡。

「大哥,现在这种时节,商旅本将不多。

我们一天遇上的,基本上都是逃荒的穷鬼,根本没有什麽可抢的。

与其在这里苦等,不如召集乡邻干一票大的,直接抢了黄举人。

想来以黄家的存粮,应该能让我们渡过这个灾年。」

乾瘦青年白六跃跃欲试道。

落草为寇之后,受自身实力限制,他们惹不起镖师押运的商队,只能抢落单的商旅。

收获自然高不到哪里去,维持生计尚且困难,距离过好日子还差的远。

同最初的预期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加入抢生意的同行越来越多,商人都不敢单独行动了,劫掠的收益是越来越少。

「休得胡言!」

「黄家是县中大族,光民团就有数百人。

前些日子,他们还剿杀了清水寨的五百多口,可不是我们能招惹的!」

白二当即怒斥道。

乱世之中,人丁兴旺就是利器。

黄家能够拉出数百人的民团,直接让县内的山贼土匪闪避。

不长眼的清水寨,就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血的代价。

「不抢黄家,那就去找周家借粮。

现在白水县中,就数他们两家存粮最多。

王家和苟家前面开仓放了粮,我们也受过他们的恩惠,再去找他们借粮不道义。」

白六再次提议道。

在江湖上混,当以道义为先。

倒不是他们道德节操多高,主要是山寨内部想要稳定,必须靠「义」字约束下面的小弟。

一旦高层带头抛弃道义,下面的小弟背叛起来,就没有了心理障碍。

当然,最主要还是有更好的选择。

县中大户又不只一家,犯不着干不义之事。

「找周家借粮,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周家虽然人丁不旺,但周家老大在外地做官,在县令都要给他们几分面子。

这才短短数十年,就靠着巧取豪夺,兼并了数万亩土地。

一旦抢了周家,势必引来官府的围剿。」

白二略显犹豫的说道。

这支山贼队伍,全是村中的乡邻。

大家为了在荒年求生存,才跟着入了伙。

一旦官军围剿,这拖家带口的,怎麽撤离就成了难题。

「大哥,现在天下这麽乱,白莲教那帮人可是整天宣扬的白莲圣母降世。

据说他们在南方举兵,已经闹出了老大的动静,

现在关中乾旱少雨,我看要不了多久,他们又要发起叛乱了。

我们是去借粮,又不是去屠戮周家满门。

有反贼在前面吸引火力,朝廷哪里顾得上我们!」

白六的话音落地,众人瞬间脸色大变。

「你什麽时候,同白莲教勾搭上的?」

「他们可是反贼,一旦牵连上了,那是要诛九族的!」

白二当即质问道。

造反和落草为寇,可不是一个概念。

封建王朝时期,地方上的山贼土匪,从来都没有断绝过。

地方衙门的官员,都是捂盖子的高手。

为了自己的考评,只要不惹出大乱子,他们就会假装看不见。

毕竟,出兵剿匪是要消耗钱粮的,官员们也需要核算成本。

除了自己不长眼,撞枪口上被朝廷剿灭的外,更多都要等养肥之后再出手。

在此之前的围剿,多半都是做做样子,藉机从民众身上搜刮钱财。

山贼们也非常配合,见官军杀过来,就立即退入深山老林躲避。

剿贼的钱一旦收上来,那就是官老爷们的钱,战事每多拖延一天,都是在从老爷们身上割肉。

折腾几天无果之后,队伍就会撤走。

狠心一点的,还会屠戮一个倒霉蛋村庄,拿着他们的人头冒充山贼充当战功。

浮财由官军将领瓜分,空下来的土地,则是土绅老爷们支持剿匪的回报。

等到官军退去,山贼们再次开始重新营业。

看似双方没有联系,实际上山贼土匪都是士绅和官员们捞钱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