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侣,志同道合
……
从李府告辞之后。
吴文的思绪仍沉浸在方才与师傅李淳风的交谈之中。
赵佗,没想到这个历史上的南越王,还有这样的隐秘信息。
回到杨府。
吴文稍作整理,便又赶往崇仁殿赴宴。
当他抵达时,受邀的群臣已来了近半数。
李世民早已端坐在龙榻之上,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欣赏着歌舞,并与一旁的长孙无忌等人谈笑风生。
见吴文到来,李世民欣然举杯,朗声笑道:「定襄侯来了,不必多礼,快快入席!」
吴文依言拱手行礼,目光扫过席间,一眼居然瞧见了祝九爷,于是快步走到他身旁坐下。
「阿文!」
「九爷!」
刚一落座,吴文便忍不住问道:「九爷,您怎麽也在这儿?」
祝九爷笑着回答:「是陛下清晨便派人将我接来的。」
闻言,吴文心中暗自思量:李世民特意将九爷接来参加宴会,是有何用意?
「阿文,数年不见,你在北方过得如何?」祝九爷关切地问道。
「我一切都好,九爷您呢?可还安好?」吴文回应道。
「我自然也好得很!」祝九爷开怀大笑,「自你立下大功,我也沾了光,受到朝廷封赏,如今的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了!」
久别重逢,吴文与祝九爷相谈甚欢,话题大多围绕着彼此的生活与经历。
不多时,所有受邀之人皆已到场。
此时,微醺的李世民忽然起身,举杯向众人道:「今日邀诸位前来,便是要与大家共享这君臣同乐的时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如今大唐日益强盛,全赖吾等君臣同心协力,来,让我们共饮此杯!」
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众人纷纷举杯,在一片歌颂中,一饮而尽。
兴致正浓的李世民又下令道:「来人啊,奏《破阵乐》!」
随着他的旨意,原本在中央翩翩起舞的舞者缓缓退下,另一批舞者鱼贯而入。
与此同时,大殿一侧的乐师们也开始奏响新的乐曲。
各种乐器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
就在其他人都如痴如醉,欣赏着歌舞时。
而吴文却无心欣赏舞者的曼妙舞姿,而是微微闭目,静心聆听这《破阵乐》。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首曲子非同凡响,不仅曲调和谐,更蕴含着振奋人心的力量。
这曲子的音乐频率丶节奏与音调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曲调,仿佛天地大同,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音域。
在这音域之中,人的情绪与精神都会在无形中受到感染与薰陶。
这说明,谱写这首曲子的人,在乐曲上有着极高的造诣,甚至已经接触到了音波之道。
一曲终了。
馀音仍在殿内悠悠回荡。
李世民再次端起酒杯,脸上洋溢着豪迈的笑容,对着众人高声说道:「来,诸位爱卿,今日君臣同乐,大家尽情畅饮!」
正当众人举杯共饮,沉浸在宴会的热闹氛围时,
吴文却悄悄从座位上起身,朝着魏徵所在的方向走去。
「魏伯父!」
「吴文!」
魏徵正欲端起酒碗,却见吴文伸手示意,然后问道:「魏伯父,我有件事想请教一下。」
「哦?何事?」魏徵放下酒碗,目光温和地看向吴文。
「您可知,方才那曲《破阵乐》,是谁所创?」吴文问道。
《破阵乐》本是大唐的军乐,但他方才所听,却与以往大不相同。
「就这事啊?」魏徵微微一笑,答道,「此乃陛下亲自填词,吕才重新谱曲而成。」
吕才?听到这个名字,吴文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关于此人的信息。
弘文馆的参论乐事,除此之外,他对其了解并不多。
于是,吴文又向魏徵询问起有关吕才的更多信息。
魏徵见吴文对吕才如此感兴趣,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随后便详细介绍起来:
「吕才,博州清平人。这人喜好阴阳丶方技之类的书籍,涉猎极为广泛,音律丶文学丶历史丶地理,他都有所研究。」
简单介绍完吕才的基本情况后,魏徵又忍不住感慨道:
「要说这吕才,才华是有的,就是性格有些古怪,而且颇为自负。」
「哦?怎麽个古怪自负法?」吴文的好奇的问道。
魏徵解释道:「生平未见《太玄》,诏问须臾即解;由来不窥象戏,试造旬日复成。」
「这乃是吕才所说的,可见他有多恃才自负。」
「而且,这个吕才,精通阴阳之术,可偏偏就不信鬼神。」
接着,魏徵又给吴文举了几个例子。
说吕才在刊正《阴阳》《葬书》《易经》时。
凭藉经谊去推究验证那些术数,狠狠批驳了阴阳书中的宗教迷信内容,从而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无神论体系。
听着魏徵的介绍,吴文却心生出一种见到知音的感觉。
特别是吕才曾说过:「且天复地载,乾坤之理备焉;一刚一柔,消灭之义祥矣。或成于昼夜之道,感于男女之代,三光运于上,四气通于下,斯乃阴阳之大经,不可失之于斯须也」。
这分明是把阴阳归结于自然现象及其矛盾运动!
「信实践,不信鬼神!尊经典,而不盲从!」
吴文心中暗自赞叹。
这简直就是现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古代版啊!
在初步了解吕才之后,吴文顿时没了继续参加这无聊宴会的兴致,只想立刻起身去寻找吕才,和他好好探讨一番。
然而,就在吴文准备向李世民告辞时。
却听到李世民笑着对祝九爷说道:「你是定襄侯的师傅,他如今也到了成家的年纪,朕正好有个女儿,与他年纪相仿,朕打算将公主下嫁于他,你觉得如何?」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祝九爷。
闻言,祝九爷心中一惊,此时他虽然心里紧张,但却并没有慌乱,他转头看向吴文,笑着把问题抛给吴文:
「我不过是个乡村药师,有幸收了吴文这个弟子。这事儿啊,只要吴文同意,我自然十分赞成。」
随即,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吴文身上。
「定襄侯,你觉得此事如何?」
李世民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看似随意地问道,可那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谢陛下垂青,只是我眼下并无娶妻的打算。」吴文直言不讳地回应,语气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他这话一出,原本热闹的氛围瞬间降至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