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众人面色凝重,就连一直满脸笑意的李世民,脸色也瞬间阴沉下来。
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自开口要将公主许配给他,这是何等的荣耀,可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这分明就是在公然挑战皇帝的权威。
冷场了片刻,李世民强压下心中的不悦,又挤出笑容说道:
「是朕太过仓促了,让定襄侯一时没反应过来。定襄侯回去可要好好考虑考虑。」
这话看似给了吴文一个台阶下,可谁都听得出来,皇帝这是话里有话。
缓和了一下气氛后,李世民再次开口:
「七日后,朕欲举行秋猎。除了皇子和众臣之子,朕还会邀请各门阀大族的青年才俊一同参加。到时候,所有人一起比试一番,谁要是能拔得头筹,朕定当重重封赏!」
众人听闻此消息,纷纷出声回应。
大家心里都明白,皇帝邀请各门阀大族的人参加秋猎,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借秋猎之机,打压一下这些门阀大族的势力。
随着李世民起身离去,这场宴会也就此落下帷幕。
吴文正打算和祝九爷一同离开,这时,魏徵和程咬金几人走到吴文身旁。
魏徵一脸忧虑地叹气道:「吴文,你不该如此直接地拒绝陛下的。」
祝九爷的脸上也满是担忧之色。
「无妨!」
吴文却满不在乎地回应了一句,随后便和祝九爷告辞离开。
身后,魏徵几人望着吴文离去的背影,都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们心里十分清楚,吴文这次拒绝皇帝,恐怕会招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
离开皇宫。
上了一辆马车。
吴文陪同祝九爷直接去往城门口。
「九爷,你先回去,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等过两天就去陪你过些日子!」
「阿文,你拒绝陛下的赐婚,不会有什麽事吧?」祝九爷还是担心的问道。
「没事,九爷你就放心吧!」
吴文将祝九爷送出长安城后。
趁着天色尚未全黑,便朝着吕才的住处赶去。
「咚咚咚!」
吴文上前轻轻敲门。
门被缓缓打开,由于吴文并未递上拜帖,门房态度冷淡地问道:「你是谁?」
「本侯乃定襄侯吴文,吕才可在家中?」吴文自报家门。
听到吴文的自我介绍,门房顿时脸色一变,赶忙换上热情的笑容,恭敬地邀请道:「侯爷您快请进,我家老爷正在家中!」
说着,便引着吴文朝会客厅走去。
此时,书房中吕才正在专心刊正《宅经》。
只见门房匆匆闯进来,着急地说道:「老爷,定襄侯来访!」
「谁?」
闻言,吕才微微一怔,随即立刻放下手中的笔,赶忙跟着门房前去迎接吴文。
会客厅。
吕才一只脚刚踏入,便抬手向吴文行礼道:「侯爷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侯爷恕罪。」
「无妨,本侯也是临时起意前来拜访,有些唐突了。」吴文微笑着回应。
「哪里哪里,侯爷能来寒舍,实乃下官的荣幸。」吕才连忙说道。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分别坐在椅子上。
待下人奉上香茶,吕才疑惑地开口问道:「侯爷此次来访,可是有什麽事需要下官效劳?」
吴文轻轻抿了一口茶,将茶杯放下,说道:「今日本侯受陛下邀请参加宴会,席间演奏了一曲《破阵乐》,本侯十分喜欢,听闻此曲是你所谱,所以特来想与你探讨探讨。」
听到吴文是来和自己探讨乐曲,吕才顿时来了兴致,满脸笑容地说道:「能与侯爷交流,实乃下官的荣幸。」
随即,吕才便兴致勃勃地给吴文讲述起他创作《破阵乐》的灵感和步骤。
让吴文没想到的是,吕才在谱写《破阵乐》时,竟借鉴了他在弘文馆中偶然看到的一篇早已绝迹的《广陵散》残篇。
而从残篇中获得的灵感,竟是反弹五音。
与世间所有乐曲不同,正《破阵乐》是将「宫商角徵羽」五音反着弹奏,所以才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音调和音律。
听完吕才的讲解,吴文微微点头。
其实,在听《破阵乐》的时候,他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
只是让吴文好奇的是,吕才是如何想到反弹五音这种谱曲方法的?
没想到,对方竟是从失传已久的《广陵散》残篇中获得的灵感。
「能否让我看看那残篇?」
「当然可以。」
吕才将吴文引到书房,并将《广陵散》残篇取出和他看。
吴文再看完内容后,也不禁点头称赞,这《广陵散》确实是妙,不愧是有名的古曲。
和吕才讨论一些有关乐曲的问题。
吴文又和吕才交流起其他方面的话题,如《阴阳》《葬书》《宅经》《易经》等。
在吕才的侃侃而谈中。
吴文发现,他在思想方面果然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
首先,吕才认为「极微的元气」是世界的本原。
「极微的元气」,即物质实在。
他认为,有形的万物都是由无形的元气产生的。
其次,吕才主张义理产生于实录。
他认为,客观事物的规律大多源于具体事物,理论来源于实践。
然后,吕才秉持刚柔相济的矛盾发展观。
他认为,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物质世界内部,阴阳两种对立力量的矛盾运动。
最后,吕才反对生而知之的先天认识论。
强调要把学习当作取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他自己也身体力行。
在听完吕才的诸多观点后。
吴文当即把他当成了知音。
虽然吴文曾拜过两任师傅,也教过几个徒弟,还和很多人都进行过学习交流。
但在吴文看来,这些人和他之间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隔阂。
而今天在遇到吕才之后,吴文瞬间找到了一种『志同道合』的感觉。
在吴文看来,吕才虽然在学识和修行上与自己存在差距,但他却十分愿意和吕才一起讨论问题。
……
(本章完)